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2016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政策解讀

   日期:2016-01-0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3099    評論:0    
 
  (趙宇  中國農業新聞網/2015-12-25)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閉幕:農村土改主攻三大方向
 
  明年農村土改主攻這三大方向:①以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為代表的“三塊地”改革試點將全面深入;②以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為代表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改革將迎來系列部署;③耕地保護和補償制度將迎來頂層設計。
 
  (央視財經頻道/2015-12-25)
 
  人民日報社論:用發展新理念引領農業現代化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之際,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分析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提出用發展新理念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這對于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做好明年乃至今后五年的“三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過去五年,是農業農村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期。糧食總產邁上新臺階,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了根本性提高。農民收入實現新突破,扭轉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態勢。農村社會呈現新氣象,億萬農民得到更多實惠。“三農”向好,全局主動。農村改革發展的亮麗成績,為我們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增添了底氣,為“十二五”規劃圓滿收官作出重要貢獻,也為“十三五”時期順利開局奠定堅實基礎。
 
  形勢向好,尤需謹慎。一定要清醒看到,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農業農村發展正面臨一系列新挑戰。在糧食連年豐收背后,進口量、庫存量齊增,價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雙重擠壓凸顯;在農業穩定發展背后,資源和環境雙重約束趨緊;在農民持續增收背后,外出就業壓力增大,務工收入增長放緩。破解發展中的難題,必須牢固樹立短板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
 
  用發展新理念引領農業現代化,是一場深刻變革。創新發展是第一動力,只有依靠體制創新,才能破解誰來種地、地怎么種、新農村誰來建的現實難題,激活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協調發展是必由之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才能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問題,補齊“三農”發展短板。綠色發展是必然要求,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才能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開放發展是大勢所趨,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才能不斷提高農業競爭力,贏得國際競爭主動權。共享發展是本質要求,引導農民積極參與現代農業建設,才能讓農民、尤其是貧困農民更多分享現代化建設成果,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推進農業現代化,出路在深化改革。當前農業面臨的諸多矛盾和難題,突出表現在結構方面,主要是在供給側。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推進農業結構性改革,必須守住國家糧食安全底線,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念,著力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真正形成結構更合理、保障更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實現農產品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躍升。
 
  農業現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場持久戰。實踐一再證明,越是宏觀環境復雜,越要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在我們這樣一個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穩增長、保供給、調結構,哪一樣都離不開農業、農村、農民。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不能忘記農民、不能淡漠農村,要嚴格落實“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責任要求,始終堅持思想不松勁、政策不減力、改革不停步,不能讓農業農村發展的好勢頭發生逆轉。
 
  明年是“十三五”時期開局之年,我們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埋頭苦干,奮發有為,用發展新理念引領農業現代化,爭取農業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續寫“三農”發展新輝煌,為奪取全面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作出新貢獻。(《人民日報》2015-12-26)
 
  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2015年12月24-25日,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會議上作主報告。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結構性改革,總結今年及“十二五”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研究“十三五”發展思路,部署2016年工作。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會上強調,各級農業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對做好“三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科學謀劃“十三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拿出應對復雜局面的有效舉措和實際行動,堅定信心、鼓舞干勁、攻堅克難、真抓實干,鞏固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好形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議指出,2015年,各級農業部門銳意進取,扎實工作,推動農業農村經濟實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增效。農業再獲豐收,糧食產量達到12429億斤,實現“十二連增”;棉油糖、肉蛋奶、果菜茶、水產品等重要農產品豐產豐收,供應充足。農民收入突破萬元大關,增幅連續第6年高于GDP和城鎮居民收入增幅。農業轉方式調結構打開新局面,農村改革取得積極進展。“十二五”期間,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升,農民生活顯著改善,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顯著加快,農村改革力度顯著加大。“十二五”農業連年增產增收,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作出了重大貢獻,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和“穩壓器”。
 
  會議指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起點之高前所未有,挑戰之大前所未有,任務之重前所未有,可謂“六期同至”:“十三五”是全面建成農村小康社會的決勝期、鞏固農業農村好形勢的關鍵期、農業發展方式的轉型期、提升農業競爭力的爬坡期、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攻堅期、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深化期。我國已經進入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快轉變的關鍵時期。“十三五”農業農村經濟工作要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圍繞“一個目標”,就是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堅持“一條主線”,就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突出“一個中心”,就是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努力實現“六個全面提升”,即全面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水平、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的引領水平、農業技術裝備水平、農業生產經營效益水平、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
 
  會議對2016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作出部署。2016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總的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扶貧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理念引領農業新發展,以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源泉,以“提質增效轉方式、穩糧增收可持續”為工作主線,強化科技、裝備、人才、政策、法治支撐,堅持改革創新,推進綠色發展,統籌國內國際,鞏固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好形勢,為“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撐。要著力在調整優化結構、促進節本增效、推進改革創新上下功夫。2016年要在做好常規性工作的基礎上,突出抓好20項重點工作:積極引導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扎實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動農業金融保險創新;著力推進農墾改革發展;推動種植業轉型升級;推動畜牧業轉型升級;推進漁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農產品市場流通;構建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推廣體系;加快發展現代種業;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大力發展農業信息化;積極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加快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能力;全面提高從養殖到屠宰的全鏈條獸醫衛生風險控制能力;完善農民收入增長支持政策體系;扎實推進特色產業精準脫貧;繼續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農業對外合作。
 
  會議要求,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農業系統自身建設。要轉變發展理念,樹立“創新強農”、“協調惠農”、“綠色興農”、“開放助農”和“共享富農”理念。要轉變工作職能,繼續簡政放權,規范制約用權,加強政策創設、體系建設和法治建設。要轉變工作方式,優化決策方式、管理方式和投入方式。要轉變工作作風,大興敢于擔當、狠抓落實和清正廉潔之風。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