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貴陽蒙臺推進農業種植結構調整

   日期:2018-04-1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83    評論:0    

  自17年年下半年建起食用菌基地后,貴陽白云區沙文鎮蒙臺村黨支部書記朱春恩幾乎每天都要往基地跑上十來趟。

  “食用菌基地試種了10個大棚,去年底就開始陸續出菇,產量雖不大,收益也有十多萬元。我們正在申請貸款,建菌棒生產車間和冷庫,擴大生產,今年還準備把香菜基地也搞起來。”朱春恩說,“建設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問題,但我對蒙臺的‘三香’產業發展有信心。”

  蒙臺村位于貴陽白云區沙文鎮北部,全村耕地面積1200余畝,220余戶村民中有18戶精準扶貧戶。2013年以前,由于村組織力量渙散、發展思路不開闊等原因,村民收入來源單一,大都在種植水稻包谷等傳統作物,村集體也一直沒有固定收入。

  2013年,白云區對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進行整頓,蒙臺村配齊配強新班子。村支兩委干部進家入戶聽意見,腳踏實地干實事,逐漸得到村民的信任。

  為帶動村民發展致富,蒙臺村村支兩委多方考察,引進種蔥大戶,租用村民土地帶動大伙一起種植香蔥,蒙臺村220余戶村民幾乎家家都參與進來,全村的包谷水稻換成了綠油油的香蔥。到2016年,蒙臺村香蔥種植面積近千畝,人均可支配收入近萬元。

  蒙臺村村支兩委干部并沒有止步。“香蔥市價經常浮動,出貨渠道也受限制。要想長遠發展,還要繼續調整種植結構,嘗試經濟效益更高的作物。”朱春恩說。

  2016年下半年,在貴州省農科院專家的指導下,蒙臺村村支兩委干部考察了食用菌產業,結合本村實際,以生態蔬菜基地為目標,將種植結構向香菇、香菜、香芹等經濟作物擴展,提出發展香蔥、香菇、香菜“三香”產業。這條發展思路在村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上通過后,馬上就付諸實施。

  蒙臺村采用“黨支部+合作社+基地+黨員+農戶”的模式,依托農村“三變”改革,黨員干部帶頭入股,村民通過土地入股或資金入股,精準扶貧戶有土地的以土地入股,也可用扶貧資金入股,在已建成的香蔥基地基礎上,全村抱團建起了香菇(食用菌)種植基地。全面啟動香蔥、香菇(食用菌)、香菜“三香蒙臺”的建設。

  2017年下半年,占地50余畝的香菇(食用菌)種植基地基本建成,陸續購進7萬余個菌棒,試點種植了10個大棚。

  五年時間,從沒有產業,到種植香蔥,再到如今明確發展香蔥、香菇、香菜“三香”產業,蒙臺村的路子越來越明,變化越來越大,村民們感受深刻。

  “前些年,跟著村里面種香蔥,賣得好的年頭可以收入幾萬元。”家住蒙臺村二組,年過六旬的韋明貴說,“村里搞了食用菌種植,我到種植大棚上班,一個月又能多拿三千多塊錢。”一邊繼續種香蔥,一邊在食用菌基地打工,韋明貴家日子越過越好。

  朱春恩介紹說,目前全村入股村民近70戶,包括18戶精準扶貧戶。“我們正在和上級部門對接申請建設生產車間和冷庫的產業扶持資金,等到項目建好,又能解決三四十人的就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大伙兒現在干勁足,發展只會越來越好。”朱春恩信心滿滿地說。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