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湖新區岔河鎮岔河社區的趙新鉗利用外出務工期間學習的種植技術,和兩個兄弟一起種植食用菌,走上致富路。
跟大多數村民一樣,趙新鉗一直在傳統產業上尋找可行的致富之路。10年前他與他人發展家禽養殖業遇挫后外出務工另謀發展。后來,趙新鉗到安徽學習了食用菌種植技術。去年春節,趙新鉗回家過年時了解到家鄉創業的優惠政策后,便萌生了成立專業合作社種植食用菌的想法。
獲得家人支持后,趙家三兄弟共同投資30余萬元發展食用菌種植產業,在10畝土地上搭建了7個種植大棚,建立了加工房。
兄弟三人在食用菌采摘、日常生產管理、外出跑市場等工作上分工合作、齊心協力。在食用菌出售初見效益后,大哥趙新鉗到安順聯系商家,拓寬產品銷售市場。
“現在每天采集的食用菌產量平均在600斤左右,基本上都銷售完了。”趙新鉗的弟弟趙澤平說。
從初次引種到試種,最后接種進入種植大棚,食用菌一條龍的發展模式給了趙家兄弟發展的信心。了解周邊市場的需求和發展潛力后,他們循序漸進實施產業計劃,準備一步步把食用菌產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