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福建鮮菇在天山北坡綻放

   日期:2017-02-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32    評論:0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是新疆瑪納斯縣冬日的真實寫照。要在冰天雪地里種出蘑菇。過去,這可是瑪納斯縣人認為不可能的事,如今,卻在福建三明援疆農業干部的幫助下實現了,其中也凝集著永安市農業局兩位食用菌技術人員的智慧和心血。

  瑪納斯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北道重鎮,有“金玉之鄉”“鳳凰城”等美譽。1954年改稱瑪納斯縣,隸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地處天山北麓中段、準噶爾盆地南緣。

  助力蘑菇“女王”

  上月底,永安市農業局兩位援疆干部回到永安,但天山下的那段日子依然縈繞在他們心頭。

  “剛去新疆,確實感覺有些不習慣,到晚上22時30分天才開始暗下來,整夜睡不好,后來,就慢慢適應了。”1月19日,永安市農業局食用菌站站長、高級農藝師鐘祝爛回憶道。

  2012年6月至9月,鐘祝爛成為一名援疆干部,到瑪納斯縣技術推廣食用菌栽培技術。恰逢夏季,新疆日照足,每天日照長達14至16小時。

  此前,三明市食用菌站站長王建寶于2010年12月受聘為福建省援新疆駐瑪納斯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并受聘為瑪納斯縣食用菌首席專家和自治區科技特派員。他成功引進試種福建4個菌種:姬松茸、大球蓋菇、草菇、蘑菇。鐘祝爛等新一批食用菌援疆干部的到來,完美接力了當地食用菌栽培技術推廣工作的“長跑”賽。

  一到瑪納斯縣,單位給鐘祝爛配了一輛自行車。他每天騎自行車到幾位食用菌種植戶的菇棚里,為鮮菇“把脈”。

  瑪納斯縣包家店鎮黒梁灣村的蘑菇“女王”——楊琴就是鐘祝爛指導的食用菌種植戶之一。此時,楊琴剛開始學習珍稀食用菌姬松茸種植技術,心里沒底。鐘祝爛第一次到楊琴的菇棚,正處于姬松茸的二次發酵期,這是食用菌生產的關鍵期,如果沒掌握好,影響菌絲生長。

  進料、滅菌、接種……鐘祝爛手把手教楊琴姬松茸栽培技術,告之菇棚內溫、濕、光、氣等調節要領,全程呵護姬松茸成長。

  當地農戶種菇以牛糞、小麥草、玉米桿為原料。菇棚內,牛糞滋生不少螨蟲,鐘祝爛顧不上螨蟲叮咬,專心投入工作。回到宿舍后,身上螨蟲叮咬處,奇癢無比,鐘祝爛沒有半句怨言。

  多番努力下,楊琴種的姬松茸茁壯成長,朵朵健壯,賣出了好價錢,每個大棚當年收入2.5萬元,周圍農民聞訊紛紛來請教,楊琴總是毫無保留地講解。在多位援疆干部的幫助下,楊琴成立了山草食用菌產業服務協會,帶動周圍4個鄉鎮、85座溫室大棚種植食用菌。楊琴先后當選全國人大代表,被評為自治區勞模、科技特派員。

  此外,在王建寶和鐘祝爛指導下,納斯縣塔西河鄉西涼戶村維吾爾族學員買買提成功種植出大球蓋菇,這些大球蓋菇以每公斤32元價格,迅速被搶購一空。買買提心里樂開了花。他特地宰了頭羊慶祝豐收。

  種菇“小白”蛻變

  2016年8月16日,鐘祝爛的同事張雪瑤也踏上了援疆之路。張雪瑤是本批援疆干部中唯一的一位女同志。她是福建農林大學微生物學碩士研究生。援疆服務期4個半月。

  來到瑪納斯縣,張雪瑤立即投入工作,她負責指導明旺覃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衛秀英種植雙孢蘑菇,每日守在衛秀英的蘑菇棚里,全程跟蹤蘑菇種植。衛秀英是食用菌種植的“小白”,2016年5月剛投資建10個菇棚。

  瑪納斯縣與南方永安的氣候差異大,進入10月,瑪納斯縣下起了雪,菇棚外白茫茫一片,增加種菇難度。衛秀英在菇棚內鋪設地暖管道。

  “瑪納斯縣的氣候干燥,起初,我感覺喉嚨干得冒煙,不停地喝水,因為喝水多,頻繁起床上廁所,難以入睡。”張雪瑤回憶道。

  為了改進衛秀英菇棚進料難題,張雪瑤費勁了腦筋。一個菇棚只能容納三排的食用菌架,第一天,她們將食用菌架全部搬到菇棚外,把牛糞、玉米桿、小麥草混合而成的原料堆在食用菌架上,即為蘑菇鋪上“被窩”。等“被窩”鋪好,眾人發現食用菌架太重,菇棚墻壁與門的距離窄小,叉車難以搬運。張雪瑤琢磨了很久,終于想出妙招。在張雪瑤指導下,眾人將三排的食用菌架擺成“川”字型,兩排的食用菌架靠墻,一排的食用菌架先搬到菇棚外,騰出的空間恰好可以暫時存放食用菌原料,直接在菇棚內給靠墻菌架鋪上“被窩”,省去叉車搬運環節。

  冬日里的瑪納斯縣,銀裝素裹。為了趕到衛秀英菇棚,張雪瑤踏雪而行。冰天雪地里,在南方長大的張雪瑤雖小心翼翼行走,但因為路滑,還是摔倒了數次。張雪瑤忍住疼痛,爬起身,繼續前行。

  2016年10月25日,衛秀英種植的雙孢蘑菇終于迎來了豐收。衛秀英高興地掏出手機,對著蘑菇拍照,還分享到微信朋友圈。蘑菇上市后,以每公斤14元的價格銷售,市場供不應求,使她鼓了腰包。

  為了帶動更多的菇農致富,擴大輻射面,援疆干部們舉辦了技術培訓班,張雪瑤也成為授課老師,講解菌種制作技術,手把手教農民徒弟。雖然,張雪瑤援疆服務期并不長,但是,她把食用菌種植技術的種子,播種在新疆的天山北坡,讓其生根、成長。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