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入9月,綏芬河市忙碌了一個生產期的菌農們又開始為2016年冬季黑木耳育種張羅起來。“咱們合作社過段時間有統一購買生產資料的想法,你家缺啥不?”阜寧鎮建新村黑木耳種植大戶劉麗娟到鄰居家“竄門”,一同合計著為冬天黑木耳菌種“備料”,劉麗娟口中所提到的合作社就是咱綏芬河最大的專業合作社——綏芬河市富華食用菌專業合作社。
2015年末,阜寧鎮下轄幾個村的黑木耳種植大戶共同發起組建合作社的行動。2016年4月15日,綏芬河市富華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
“阜寧鎮種植黑木耳的菌農特別多,把菌農們聯合起來,形成產業規模,不但可以在價格競爭上更有發言權,還可以進一步樹立綏芬河食用菌品牌。”富華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龐英華告訴記者,以前有些商販壓價收菌,菌農收益得不到保證,建起合作社將會對菌農的生產和市場銷售進行指導,社員的產品質量和收成都有保證。
合作社申請創立了綏芬河黑木耳品牌“冷地菌寶”,又因“二次返利”的利益聯結機制和政府的技術支持,激發了菌民的生產自主性,使合作社迅速壯大。從成立之初到現在,短短5個月內就有112家菌農加入合作社,菌農大多來自阜寧鎮北溝、建新、南寒、建西等村屯。
富華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秉承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理念,本著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完善民主決策和利益分配機制,規范化運作,精細化管理,訂單式銷售,引導社員抱團闖市場。龐英華說,統一購買塑料、鋸末子等農業生產資料,其價格比起單個農民“一家一戶”的購買要便宜10%-30%,而且質量更有保證,而統一銷售產品,其銷售價格一般也要高很多,這一增一減可使菌農增收不少。
產業發展,因地制宜最重要。從創立品牌,再到二次返利的利益鏈接機制,實現了黑木耳“組織+基地+農戶”式的規范化管理。為提高綏芬河黑木耳品牌知名度,合作社申請了綠色農產品認證;并將黑木耳帶到各地博覽會參展,好評如潮;為了拓寬銷售渠道,合作社還將產品送檢,為遠銷國外市場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