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六合區(qū)冶山鐵礦,曾經(jīng)的鐵礦工人王福彪將廢棄的鐵礦洞變成了培養(yǎng)食用菌的“溫室”,從今年6月至今,王福彪賣出的平菇、袖珍菇等已達4萬多斤。未來王福彪不僅計劃加大投資豐富種植的食用菌品種,還要創(chuàng)立自己的品牌。
3個鐵礦洞擺放4000個食用菌包
走進冶山鐵礦采礦二廠,這里廢棄的鐵礦洞內(nèi)就是王福彪進行食用菌種植的場所。雖然光線不好,里面卻是另一番場景:鐵礦洞里密密麻麻地堆放著很多食用菌包,只留下中間的一部分作為道路。王福彪介紹說,這里就是他的第一個生產(chǎn)“車間”。借著燈光,只見食用菌包上的平菇長勢喜人。王福彪介紹說,3個廢棄的鐵礦洞擺放有4000多個食用菌包,目前種植有平菇、袖珍菇兩個品種。
緣于弟弟一句話
平菇、袖珍菇并不稀奇,但為何會選在鐵礦洞種植食用菌呢?今年初,王福彪弟弟外出回來,講起了別人在防空洞里種植食用菌的事,并隨口說冶山鐵礦內(nèi)有那么多廢棄的鐵礦洞,為什么不可以做一些嘗試呢?弟弟的這句話萌生了王福彪利用廢棄鐵礦洞種蘑菇的想法,并隨即上網(wǎng)尋找資料并奔赴多地進行考察,了解食用菌的生產(chǎn)要領。對于王福彪的想法,冶山鐵礦的負責人也給予了全力支持,拿出3個礦洞作為種植廠房。考慮到投資、生產(chǎn)等情況,王福彪又拉進了3個人一起合作,從今年6月正式啟動。
初時銷路并不好
王福彪自豪地介紹說,由于鐵礦洞內(nèi)恒溫、恒濕,加上空氣比較流通,所以種植出來的食用菌口感特別好。第一批蘑菇種出來后,王福彪就立即拿到市場去賣,但由于外觀與其它地區(qū)品種并無區(qū)別,所以一開始銷路并不是很好。不過很快王福彪就迎來了轉機,品嘗過后的市民發(fā)現(xiàn),王福彪銷售的平菇、袖珍菇不僅味道更為鮮美,而且吃起來也更加鮮嫩爽口。一傳十十傳百,王福彪種植的平菇、袖珍菇的名氣也越來越響。
礦洞種菇品質高
在夏季高溫時期,普通環(huán)境種植食用菌會受到高溫的影響,而恒溫恒濕的鐵礦洞則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問題,這也是王福彪種植的蘑菇前期銷售比較好的原因。隨著天氣轉涼,很多普通溫室的食用菌也將投入生產(chǎn),“市場蛋糕就這么大,要取勝只能靠品質。”王福彪表示,將來還要在提升食用菌的品質方面下功夫,打造自己的品牌與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