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黑龍江富錦:小香菇喚醒沉睡的大棚

   日期:2014-06-19     來源:黑龍江日報    瀏覽:284    評論:0    
核心提示:  苗下田,大棚閑。臨近6月,水稻育秧大棚完成使命便悄然沉寂一直是常態。5月29日,記者在富錦市東農水稻專業合作社水稻育秧大

  苗下田,大棚閑。臨近6月,水稻育秧大棚完成使命便悄然沉寂一直是常態。5月29日,記者在富錦市東農水稻專業合作社水稻育秧大棚里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在一片歡笑聲中,十幾個農民嫻熟地接住汽車上拋來的菌棒,碼垛、拉線、擺棒……小香菇將延長大棚6個月的創富周期。

  “讓閑置的大棚發揮余熱,再出效益,過去我們主要種植西瓜、蔬菜,但收益不高,今年從錦程菌業購進30萬菌棒,34棟大棚全部養殖香菇。”理事長杜國東算了筆賬,“每棒能出1.6斤菇,錦程菌業給的保底收購價是3.5元,能賣5.6元,除去3元菌棒和1.6元材料費、人工費,每棒至少能掙1元,30萬棒就是30萬元。”

  已投資4900萬元的錦程菌業公司2013年入駐富錦市,目前,初步形成集研發、養菌、制棒、養殖、冷儲、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以公司為龍頭,合作社帶動農戶,農戶分散種植的梯隊戰略也正逐步推進。

  “兩閑”、“兩原”的先天優勢,吸引了來自遼寧的投資商李錦華將菌業基地建在富錦:每年5月末至10月末,富錦有132個育秧小區、3.9萬棟大棚處于閑置狀態,而此間也正是農閑期,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可以參與香菇生產﹔以硬雜木居多的林木資源和價格便宜的玉米芯,又為菌棒生產提供了大量低成本的原料。

  更主要的是,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香菇的保健功效越來越被看重,市場份額逐漸擴大。據李錦華的團隊調查,僅黑龍江省年需求量就達2500萬斤,南方和國外市場空間更大。南方受氣候影響夏季不宜種植,南菇北種已漸成趨勢。

  “穩扎穩打,步步為營,先為農戶解決資金、技術、銷路問題,讓農戶看到效益,再擴大規模。”李錦華對企業發展有自己的設計,“3元的菌棒只收1元的定金﹔隨行就市,無論市場行情怎樣,都以3.5元保底價回收全部產品﹔應用北京中國菌業的技術,采取“傻瓜”式種植模式,有20多個技術人員駐守合作社,水、溫度、采摘現場指導。”為此,錦程菌業今年只生產500萬菌棒供8個育苗小區500棟大棚試種。

  在錦程菌業的香菇大棚里,來自浙江的“香菇一家人”是種香菇的行家,丈夫去年從北京來到錦程菌業當技術員,妻子在北京只經營了19棟大棚,掙了40萬元。今年帶著父母、孩子和弟弟、弟媳也來到這里,承包了20棟大棚。“這里的土質好、晝夜溫差大,能刺激香菇生長,豐收有信心。”正在擺棒的妻子給記者做著示范。

  30多歲的佐洪池,高中畢業后一直務農,家里的3?地每年的收益只夠年吃年用。“今年加入錦程菌業合作社后把土地流轉出去,得2萬多,又包了5棟大棚種6萬棒香菇,大棚免費使用,每棟政府補助1000元,按每棒收入1.6元計算可多收入10萬元。”

  小香菇帶動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群眾。李錦華有更長遠的設想:“富錦3.9萬大棚可栽培3億棒,菇農純收入可達4億多元,未來還可以擴展到周邊地區。現在我們已向產能1億棒邁進,將各合作社聯合起來成立菌業聯合社,把菌業做大做強,提高市場占有率,爭得話語權,提高利潤空間。”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