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半邊瘋又叫油茶爛腳瘟、白皮干枯病、石膏樹。油茶區均有發生。屬于真菌性病害,是由一種擔子菌從傷口侵入引起的,發病率一般為3%~5%。感病植株生長衰弱,葉片發黃,落葉、落花、落果,一般3~5年枯萎死亡。
該病多在枝、干基部或中部傾斜面的下方發生,發病后,樹皮腐爛,木質部呈干枯狀,灰褐色,呈現一層石膏似的膜狀菌絲體,最后病部下陷,形成潰瘍,呈長條狀。
該病在老林和萌芽林內發生較多,青壯油茶林發生較少;陰坡和山窩發生較多,陽坡和山頂發病很少;密林發病多,稀林發病少。蔭蔽處病斑發展快,7~8月氣溫高時病斑發展快,到9月病斑擴大到最大。
根據該病的發病規律,防治宜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造林密度不得過大,以便通風透光;同時要加強油茶林撫育管理,促進油茶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二是結合油茶冬墾和修剪,徹底清除病株,防止病菌擴散。三是刮除早期病株病斑,并用1∶3∶15的波爾多液涂刷病斑。四是禁止林內放牧,生產活動注意保擴茶樹,以免機械損傷,防止病菌侵入。
該病多在枝、干基部或中部傾斜面的下方發生,發病后,樹皮腐爛,木質部呈干枯狀,灰褐色,呈現一層石膏似的膜狀菌絲體,最后病部下陷,形成潰瘍,呈長條狀。
該病在老林和萌芽林內發生較多,青壯油茶林發生較少;陰坡和山窩發生較多,陽坡和山頂發病很少;密林發病多,稀林發病少。蔭蔽處病斑發展快,7~8月氣溫高時病斑發展快,到9月病斑擴大到最大。
根據該病的發病規律,防治宜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造林密度不得過大,以便通風透光;同時要加強油茶林撫育管理,促進油茶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二是結合油茶冬墾和修剪,徹底清除病株,防止病菌擴散。三是刮除早期病株病斑,并用1∶3∶15的波爾多液涂刷病斑。四是禁止林內放牧,生產活動注意保擴茶樹,以免機械損傷,防止病菌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