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黃河三角洲地區黃瓜死秧原因及防治對策

   日期:2016-10-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04    
黃瓜是黃河三角洲地區的主要蔬菜之一,且種植面積較大。近幾年來,在黃瓜生產上較普遍地發生了死秧現象,保護地栽培及露地栽培均有發生。露地栽培死秧較為普遍,危害嚴重,已成為蔬菜生產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1 黃瓜死秧原因調查與鑒定 

    1.1 田間調查 

    黃瓜死秧是菜農的俗稱,至于死秧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我們從2002年開始,在黃河三角洲區域內濱州市的惠民縣、沾化縣、濱城區、陽信縣及東營市的利津縣10個鄉鎮20個自然村,進行了系統調查,共采集死秧標本620份,通過田間癥狀觀察:初步認定黃河三角洲地區黃瓜死秧并非單一病害所致,黃瓜枯萎病、黃瓜霜霉病、猝倒病、疫病、根腐病等多種病害均可導致死秧,其中以枯萎病為主。還有因澆水過多造成的漚根。 

    1.2 室內鑒定 

    對新采集的標本進行了病原菌的分離、培養、鑒定。 

    ①培養基 馬鈴薯培養基,馬鈴薯200g、蔗糖15g、瓊脂粉20g、蒸餾水1000ml。 

    ②分離培養 選取新近發病和病情較輕的病組織,現將病體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再用酒精進行表面消毒,然后在病健交界處剪取0.5~1.0cm的小段,置于0.1%升汞液中浸泡3~5min,撈取后用滅菌水沖洗3~4次,放入無菌操作箱內的培養基上,在28℃的恒溫箱中培養,觀察培養形狀。 

    ③鑒定 根據病原菌的形態特征,挑取生長良好無污染的菌絲,在顯微鏡下觀察菌絲及分生孢子形態,確定病原。 

    2 田間癥狀 

    2.1 黃瓜枯萎病 

    黃瓜生長期均有發生,植株發病后,初期中下部葉片出現萎蔫現象。白天萎蔫,早晚恢復,莖基部多數有凹陷的病斑,呈水漬狀,潮濕時分泌出粉紅色或桔紅色粘稠物,其顯著特點是根部及莖部維管束變色。 

    2.2 黃瓜霜霉病 

    初期葉面癥狀不明顯,子葉被害初呈褪綠色黃斑,擴大后變黃褐色,葉緣或葉背面出現水浸狀病斑,病斑沿葉脈擴展,呈多角形病斑。濕度大時,葉背面或葉面長出灰黑色霉層,即病菌孢囊梗孢子囊。后期病斑破裂或連片致葉緣卷縮干枯。 

    2.3 黃瓜猝倒病 

    病苗莖基部初呈水漬狀,黃褐色,病斑部慢慢縊縮成線狀,幼苗折倒后依然青綠。濕度大時病部產生白色菌絲。 

    2.4 黃瓜疫病 

    幼苗感病后,生長點呈干尖狀。葉片發病時呈暗綠色水漬狀,形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潮濕時軟腐,干燥時呈青白色,易破裂。莖基部發病呈水漬狀,暗綠色,病部縊縮,上部葉片萎蔫并逐漸干枯,維管束不變色。 

    2.5 黃瓜根腐病 

    主要侵染根及莖部,初呈水漬狀,以后腐爛,病斑腐爛處的維管束變褐,不向上發展。與枯萎病的區別:死亡后根部完全腐爛,留下絲狀維管束。病株初期地上部無明顯癥狀,葉片中午萎蔫早晚能恢復,嚴重時根部呈黃褐色濕腐,地上部呈青枯狀萎蔫死亡。 

    2.6 漚根 

    幼苗出土后,不長新根,幼根外皮呈銹褐色,逐漸腐爛。莖葉生長受到抑制,葉片逐漸發黃不長新葉,病株逐漸萎蔫,最后干枯。病苗根易拔出,根表皮易脫落。 

    3 防治對策 

    黃瓜死秧多因黃瓜枯萎病所致,應以防治枯萎病為主,兼治其他病害。 

    ①選用抗病品種 抗枯萎病表現較好的品種有長春密刺、津雜3號、津雜4號、魯黃1號、早豐1號、津優30號、津優5號、津優10號。 

    ②溫湯浸種 用55℃溫水浸種20min。 

    ③嫁接栽培 利用黑籽南瓜作砧木,選用親合力較強的長春密刺等品種作接穗,能有效地防治黃瓜枯萎?。ūWo地)。 

    ④應用詔液 沼液浸種催芽或苗期沼液灌根對枯萎病有一定的防效,對其他病害防治效果較好。 

    ⑤施肥 施用腐熟的優質有機肥及沼肥(沼渣、沼液),培育壯苗,增強其抗病能力。 

    ⑥藥劑防治 黃瓜枯萎病藥劑防治以土壤消毒及苗期灌根為主,噴霧防治效果不明顯。a.土壤消毒:50%多菌靈4kg/667平方米。b。苗期防治:5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乙膦鋁(DTM)350倍液、25.9%抗枯寧500倍液、高錳酸鉀800~1000倍液及死枯寧灌根。c.使用多糖物質誘導植物產生抗性。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