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理
鈣是組成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大白菜缺鈣時,影響細胞壁中果膠酸鈣的形成,限制了細胞分裂,阻礙植株迅速生長,又使植株體內水分失調,從而發生“干燒心”。
二、發病癥狀
大白菜蓮座期即可發病,發病時邊緣干枯,向內卷,生長受到抑制,包心不緊實;結球初期,球葉邊緣出現水漬狀,并呈黃色透明,逐漸發展成褐色焦葉,向內側卷曲。結球后期發病株外表未見異常,剖視其內部葉片可見其黃化,葉脈呈暗褐色,葉肉干紙狀,葉片組織水漬狀,具有發黏的汁液,但不出現軟腐,也不發臭,反而有一定的韌性。病健組織間具有明晰的界線。干燒心病影響大白菜品質,病葉有苦味,不宜食用,且葉球不耐貯藏。大白菜干燒心有3種類型:一是葉片葉緣干枯,不向葉內擴展,俗稱“鑲金邊”;二是嫩葉卷曲,邊緣變黃褐色,葉片似紙薄;三是葉片發病后就腐爛,即“爛葉病”。
三,發病原因
1.土壤條件地塊土壤鹽堿化程度高則發病重,這是因為土壤含鹽量高對植株吸收鈣有抑制作用。土壤通透性差是土壤本身的原因,如低洼鹽堿地,因植株吸收鈉離子過多,抑制了鈣的吸收。土壤中大量硫酸根的存在,制約了鈣元素的吸收。或因長期施用化肥,或垃圾中爐渣灰過多,污水灌溉等,造成土壤板結、鹽漬化,破壞了土壤結構,降低滲透力,使植株根系吸收不到足夠的鈣素。土壤水分供應不均勻,天氣干燥時土表累積的鹽分,使根區鹽分濃度增大,而使鈣的比例減少;在水分過多時鈣又被淋溶出根區,而產生缺鈣。
2.氣候條件 大白菜生育期的降水,尤其是蓮座期的降水量,既影響空氣濕度,又影響土壤的含水量及土壤溶液濃度的變化,在大白菜苗期及蓮座期,干旱少雨的年份干燒心發病重。氣溫過高天氣過熱,蒸騰作用過強,根系吸收水分及養分能力下降,也會引起缺鈣,同樣會引起干燒心的發病。
3.自身條件 據新的科研成果表明,大白菜干燒心病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數量性狀,品種間抗病性有一定差異。
4.施肥條件 過多施用氮素肥料土壤又很干燥時,一方面會增加土壤溶液濃度,另一方面也因為土壤中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部分銨態氮被根系直接吸收,因而影響植株對鈣的吸收,引起干燒心。
5.貯藏條件 大白菜貯藏期間,因生理活動仍在進行而鈣源供應則停止,所以有繼續發病的趨勢。貯藏室溫度高而通風條件又不好的情況下發病重。
四、防治措施
1.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 現在許多大白菜新品種對干燒心有一定抗性,可以根據需要加以選擇。
2.增施優質的有機肥做基肥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保持在2.5%~3%時,可減少化肥用量,避免使用污水灌溉,從而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增強土壤的通透性。
3.選用科學的灌溉方式 應采用小水勤澆的方式,避免大水漫灌,保持土壤不干不澇。每次澆水后及時淺中耕,防止土壤板結。天氣干燥時可采用“跑馬水”灌溉,雨后及時排除積水。
4.合理施用化肥 調整氮肥與磷肥的比例,可把磷肥摻入堆肥,經發酵后施用,增長持效期。增施鈣肥如過磷酸鈣、硝酸鈣和氯化鈣,以增加土壤中可溶性鈣的含量。切忌在大白菜生育期單一過量施用氮肥,根據經驗沈陽地區大白菜整個生育期氮、磷、鉀肥按幼苗期5∶1∶4,蓮座期4∶1∶3,結球期4∶2∶4的比例進行施肥為宜,施肥應注意均勻一致。
5.根外追肥 從蓮座期開始噴0.7%氯化鈣和50毫升/升萘乙酸混合液,或1%過磷酸鈣溶液,共噴3~5次。在包心初期,將鈣素顆粒劑投入心葉內,也有一定的防干燒心效果。在包心期向心葉撒施含16%硝酸鈣和0.5%硼的顆粒劑,或噴灑0.7%硫酸錳。
6.注意田間降溫 氣溫高時,包心期開始折外葉覆蓋葉球,減少白天過量蒸騰作用;夜間溝灌“跑馬水”提供足夠水分保證根系正常吸收養分及體內養分的正常運轉。
鈣是組成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大白菜缺鈣時,影響細胞壁中果膠酸鈣的形成,限制了細胞分裂,阻礙植株迅速生長,又使植株體內水分失調,從而發生“干燒心”。
二、發病癥狀
大白菜蓮座期即可發病,發病時邊緣干枯,向內卷,生長受到抑制,包心不緊實;結球初期,球葉邊緣出現水漬狀,并呈黃色透明,逐漸發展成褐色焦葉,向內側卷曲。結球后期發病株外表未見異常,剖視其內部葉片可見其黃化,葉脈呈暗褐色,葉肉干紙狀,葉片組織水漬狀,具有發黏的汁液,但不出現軟腐,也不發臭,反而有一定的韌性。病健組織間具有明晰的界線。干燒心病影響大白菜品質,病葉有苦味,不宜食用,且葉球不耐貯藏。大白菜干燒心有3種類型:一是葉片葉緣干枯,不向葉內擴展,俗稱“鑲金邊”;二是嫩葉卷曲,邊緣變黃褐色,葉片似紙薄;三是葉片發病后就腐爛,即“爛葉病”。
三,發病原因
1.土壤條件地塊土壤鹽堿化程度高則發病重,這是因為土壤含鹽量高對植株吸收鈣有抑制作用。土壤通透性差是土壤本身的原因,如低洼鹽堿地,因植株吸收鈉離子過多,抑制了鈣的吸收。土壤中大量硫酸根的存在,制約了鈣元素的吸收。或因長期施用化肥,或垃圾中爐渣灰過多,污水灌溉等,造成土壤板結、鹽漬化,破壞了土壤結構,降低滲透力,使植株根系吸收不到足夠的鈣素。土壤水分供應不均勻,天氣干燥時土表累積的鹽分,使根區鹽分濃度增大,而使鈣的比例減少;在水分過多時鈣又被淋溶出根區,而產生缺鈣。
2.氣候條件 大白菜生育期的降水,尤其是蓮座期的降水量,既影響空氣濕度,又影響土壤的含水量及土壤溶液濃度的變化,在大白菜苗期及蓮座期,干旱少雨的年份干燒心發病重。氣溫過高天氣過熱,蒸騰作用過強,根系吸收水分及養分能力下降,也會引起缺鈣,同樣會引起干燒心的發病。
3.自身條件 據新的科研成果表明,大白菜干燒心病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數量性狀,品種間抗病性有一定差異。
4.施肥條件 過多施用氮素肥料土壤又很干燥時,一方面會增加土壤溶液濃度,另一方面也因為土壤中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部分銨態氮被根系直接吸收,因而影響植株對鈣的吸收,引起干燒心。
5.貯藏條件 大白菜貯藏期間,因生理活動仍在進行而鈣源供應則停止,所以有繼續發病的趨勢。貯藏室溫度高而通風條件又不好的情況下發病重。
四、防治措施
1.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 現在許多大白菜新品種對干燒心有一定抗性,可以根據需要加以選擇。
2.增施優質的有機肥做基肥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保持在2.5%~3%時,可減少化肥用量,避免使用污水灌溉,從而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增強土壤的通透性。
3.選用科學的灌溉方式 應采用小水勤澆的方式,避免大水漫灌,保持土壤不干不澇。每次澆水后及時淺中耕,防止土壤板結。天氣干燥時可采用“跑馬水”灌溉,雨后及時排除積水。
4.合理施用化肥 調整氮肥與磷肥的比例,可把磷肥摻入堆肥,經發酵后施用,增長持效期。增施鈣肥如過磷酸鈣、硝酸鈣和氯化鈣,以增加土壤中可溶性鈣的含量。切忌在大白菜生育期單一過量施用氮肥,根據經驗沈陽地區大白菜整個生育期氮、磷、鉀肥按幼苗期5∶1∶4,蓮座期4∶1∶3,結球期4∶2∶4的比例進行施肥為宜,施肥應注意均勻一致。
5.根外追肥 從蓮座期開始噴0.7%氯化鈣和50毫升/升萘乙酸混合液,或1%過磷酸鈣溶液,共噴3~5次。在包心初期,將鈣素顆粒劑投入心葉內,也有一定的防干燒心效果。在包心期向心葉撒施含16%硝酸鈣和0.5%硼的顆粒劑,或噴灑0.7%硫酸錳。
6.注意田間降溫 氣溫高時,包心期開始折外葉覆蓋葉球,減少白天過量蒸騰作用;夜間溝灌“跑馬水”提供足夠水分保證根系正常吸收養分及體內養分的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