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番茄煤霉病

   日期:2016-09-1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77    
簡介:番茄煤霉病在國外發生并不普遍,在我國僅在南方一些菜區發生。而我省,在潮濕多雨的季節,病害流行時可造成大片植株的葉片以至整株枯死,對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很大。 

    癥狀:此病主要為害葉片,亦可為害葉柄和嫩莖。染病葉片,在葉正面出現淡黃色、邊緣界限不清的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大小約0.5~2.0厘米,最后發展成黃褐色枯斑。病斑的葉背面為淡黃綠色,上面長出一層紫灰色的霉狀物,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情發展快時,全株上下葉片可迅速萎蔫枯死,而植株尚保持綠色,遠看常被誤認為是青枯病。葉柄和嫩莖染病也出現黃綠色、邊緣界限不清的不定形病斑,并長出紫灰色霉狀物。 

    病原:番茄煤霉病的病原是煤污尾孢(Cercospora fuligena Roldan),屬半知菌的一種真菌。病菌的分生孢子梗2~7枝成束從病斑部的表皮或氣孔伸出,呈屈曲狀,淡灰褐色。分生孢子倒棒形,基部稍大,末端細小,無色,有多個橫隔膜,大小15~120×3.5~5.0微米。 

    發生規律和發病條件: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殘體或以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病株上(特別是保護設施栽培的番茄)越冬。病殘體越冬的菌絲在翌年遇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便長出分生孢子,通過氣流或雨水傳播,分生孢子萌發長出芽管進行初次傳染。發病后又長出大量新的分生孢子,傳播后可進行頻頻的再侵染。 

    該病菌要求高溫高濕。25℃以上的平均溫度,較多的降雨和潮濕的天氣,最適于此病的發生和流行。地勢低洼,土質粘重、缺肥和管理粗放的菜田發病亦較重。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控病措施:包括清潔田園,銷毀病殘體;翻曬土壤,高畦深溝整平畦面以利雨季排水;施優質的有機底肥,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性;及時整枝綁架以利通風透光降濕;因地制宜選種抗病品種。 

    2、發病初期可選噴下列藥劑:(1)40%多硫懸浮劑350~400倍液。(2)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3)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30%氧氯化銅懸浮劑500倍液。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噴3~4次。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