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嗜血桿菌、鏈球菌的感染途徑很多,新的發現表明傷口感染是疾病發生的重要途徑,目前集約化飼養,豬群密度大、環境相對較差,加上消毒不嚴格,環境中的病原甚多,無疑加重了豬只感染的壓力。目前來說豬場預防副嗜血桿菌、鏈球菌僅是依靠疫苗和抗生素保健預防,可能會忽視產房仔豬的管理,特別是仔豬傷口的處理,效果不是太理想,因為副嗜血桿菌和鏈球菌的血清型比較多,疫苗免疫往往很難對上型號,所以效果會比較差。同時,抗生素保健也因為細菌極易產生耐藥性以及劑量和療程不足,效果不是太好。因此加強產房管理,注重傷口處理對疾病的控制顯得比較重要。
1、仔豬斷臍:豬場基本上做的是比較到位了,需要注意的是:
臍帶留2-3厘米用細繩扎住。
用保嘉粉進行干燥,固體殺菌劑。
2、仔豬剪牙:剪牙工作如果做的不到位容易引發:
仔豬牙齒炎,剪碎牙齒直接導致牙齒炎,嚴重甚至會引起仔豬死亡;
母豬乳房炎,牙齒剪得不平整留有尖銳部位會直接傷到母豬乳頭,繼而引發乳房炎。
因此剪牙過程中需注意:
剪牙鉗要經常換,稍微有些不平整就要換,這也是牙齒留有尖銳部位的原因;
剪牙操作者可以坐在圍欄上,雙腿夾住仔豬的后驅,在瞬間發力來剪牙,此方法可防止仔豬掙扎且保證剪出平整的牙齒;
配備藥水涂在牙齒面進行消毒。
3、斷尾:需要注意的是
用于斷尾的電剪溫度一定要足夠的高,這樣可以減少應激同時利于傷口血管快速愈合,如果用一般方法可直接涂保嘉粉止血愈合傷口;
尾巴留的長度控制在2-3厘米之間,太長容易咬尾,留的太短豬的活力顯現的不夠。
xs?H?ont-family:Arial;mso-bidi-font-family:宋體;color:#2D3229;mso-font-kerning:0'>檢查豬是否有拉稀、便秘和嘔吐現象,飲食是否正常。正常的豬糞為條狀,呈棕黃色或深棕色。如果豬的糞便干硬呈球狀,拉糊狀糞便或水樣稀糞,糞便顏色變成黃色、白色、灰褐色或是紅色,糞便中含有血液、腸黏膜和寄生蟲,都表明胃腸道出現了問題。此外,豬的采食和飲水量下降,或是豬發生嘔吐,也表明消化系統異常。檢查時,還要注意嘔吐物中有無異物、乳塊、血液。糞便和嘔吐物中的血液是鮮紅還是暗紅等。
4.呼吸系統檢查豬咳嗽、打噴嚏、流鼻液,表明呼吸道或肺部有炎癥。呼吸加快可由肺炎、心功能不全、胸膜炎、貧血和疼痛等引起。豬呈犬坐姿勢,常見于肺炎、胸膜炎、貧血或心功能不全。腹式呼吸多見于肺炎和胸膜炎。
5.運動系統檢查健康豬身體勻稱、運動靈活。病豬弓背、腿松弛及肢體位置異常(或攏于腹下,或向前伸),表明患肢有病不敢負重。不敢沾地,提示肢蹄受到損傷。關節腫脹、發紅,是關節發生炎癥的表現。
6.神經系統的檢查豬的頭頸歪斜或做圓圈運動(向病側),通常見于中耳炎、內耳炎、腦膿腫或腦膜炎。肢腿麻痹、共濟失調、平衡失控、強直性或陣發性痙攣,表明神經系統有器質性病變或功能性損傷。
7.生殖系統檢查公豬檢查睪丸、陰莖是否正常,有無發熱、腫脹。懷孕母豬檢查是否流產、死產、難產或超過預產期仍不產仔,產出的胎兒的大小、顏色、發育狀況等,記錄木乃伊胎、死胎、弱仔和正常胎兒的數量;仔細觀察胎衣、臍帶是否有出血、壞死、淤血、腐敗等現象。陰門是否發紅,水腫。產后泌乳是否正常。
8.被皮及循環系統檢查健康豬的皮膚和黏膜為淡粉紅色,皮膚有彈性。皮膚變為藍紫色,是循環障礙(淤血)的表現,皮膚有出血斑點,表明微血管受到損傷,可能有敗血性傳染病。全身黏膜和皮膚蒼白,是貧血的表現。檢查豬的心臟,可用聽診器在左前肢肘后上方(心區)進行聽診,正常心率為每分鐘60~80次,如果心率顯著增多、心音不清,表明心臟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