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黃姜莖基腐病的防治技術

   日期:2016-08-0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5    
黃姜學名盾葉薯蕷,系多年生草質纏繞藤本植物。具有較高的醫藥價值和經濟效益,目前在安康市的栽培面積達50萬畝,占全國種植面積的一半,且具有強勁的發展勢頭。但是,在黃姜的栽培管理中危害較重的是莖基腐病,損失巨大,嚴重影響了姜農的種植積極性。 

    一、為害特點 

    黃姜莖基腐病是由鐮刀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該菌在土壤中長期腐生,借水流、耕作傳播,通過根莖傷口或直接從分枝裂縫及老化幼苗莖基部裂口處侵入。生育期中多雨、濕度大、氣溫高、管理粗放、通風不良的田塊發病重。發病初期,靠近地表面莖稈上產生大小不等的水漬狀病斑,后逐漸擴展,后期病斑環莖基一周,皮下組織疏松發黑,逐漸腐爛,地上部莖葉發黑,莖稈枯萎、死亡,但不落葉。 

    (1)從耕作方式來說:長期單一種植黃姜的地塊發病重,反之,則輕。二是水田和平壩地發病重,坡地發病輕。三是壟作搭架栽培的發病輕,平栽和未搭架的發病重。 

    (2)合理施用磷、鉀肥和硼鋅等微肥地塊發病輕。 

    (3)黃姜耐旱、耐肥、怕水、怕澇,因而高溫高濕、通風不良、濕氣滯留的情況下發病重,反之,則輕。 

    二、綜合防治對策 

    針對黃姜莖基腐病的發生特點,采取以農業技術措施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的原則。通過選用抗病品種,合理施肥,輪作倒茬,高畦壟作,搭架栽培輔之以藥劑防治,使黃姜莖基腐病得到有效控制。 

    (1)選用無病蟲、無霉爛種薯,保證苗全苗壯。播種時,每100千克種子用多菌靈200克,加水100千克,浸種4~5分鐘,晾干后待播。 

    (2)在病害發生嚴重地塊,整地時,每畝選用70%托布津、50%多菌靈、50%敵克松或福美雙1~1.5千克拌細土30千克撒施土中。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消毒,可預防土傳病害。 

    (3)采用與禾本科作物2年以上輪作倒茬。 

    (4)施用腐熟農家肥,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重施磷鉀肥,巧施硼鋅肥,增強植株抗病力。一般畝施農家肥1500~2000千克,磷肥50千克,鉀肥25千克或黃姜專用肥75~100千克,以基肥為主。 

    (5)壟作搭架栽培,改善土壤通氣性,促進地下莖生長。按1米寬作壟,壟高20厘米,當苗高30厘米以后,按每平方米4根竹桿搭成“人”字架,促進通風、透光和濕氣流動,促進葉片光合作用,防病控害。 

    (6)及時藥劑防治,發病初期,選用75%百菌清1000倍液、50%多菌靈、50%托布津和86.2%銅大師500~800倍液,在發病部位灌根,每株灌50~100毫升,每隔10天灌一次,連續兩次即可。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