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荸薺采收與保鮮貯藏方法

   日期:2016-06-2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2    
荸薺在我國已有三千多年的種植歷史,它含有淀粉、蛋白質、脂肪、糖類、粗纖維等,具有豐富的營養和較高的藥用價值,且鮮甜可口,可作為水果、蔬菜,可生食、熟食,有消渴、溫中益氣、開胃、解毒等多種功效。以下介紹荸薺的采收、保鮮貯藏方法。 

    1.采收方法 

    荸薺保鮮貯藏關鍵是采收期,采收期一般為地上部葉狀莖枯黃后30天左右為最適采收期,即當年11月至翌年1月,皮色轉為紅褐色,此時地下球莖已停止膨大,含水量較低,淀粉含量多,味最甜,含糖量最高。提早采收,肉質嫩,皮色未全部轉紅,味不甜,皮薄不耐貯藏。采收前10~15天放掉田水晾干,用叉挖取。荸薺主要集中在9~20厘米的土層中,先扒掉上層8~9厘米泥土,然后將下層土扒開,用手仔細捏出球莖。

    種薺應在春分左右挖出,挖前先剪去指甲,取球莖,挑選皮色深、芽粗短、無破損、個大帶泥的球莖,攤置蔭涼處至八成干,以球莖表皮未皺為宜,撒干細土使球莖外表沾著干泥,然后進行貯藏。 

    商品荸薺在適宜采收期內可連續挖取,剔去破損的、蟲害的、特小的荸薺,將完整的荸薺帶泥晾干,貯藏場所應選擇地勢較高、溫度變化較小的地方。 

    2.保鮮貯藏方法 

    荸薺貯藏最適溫度為0~2℃,相對濕度98%~100%,主要保鮮貯藏方法有如下幾種。 

    (1)窖貯法 新窖的長、寬各100厘米、深80~100厘米、底略寬。挖好后先在窖底鋪一層細土,然后將荸薺鋪入窖內,每放20~25厘米厚的球莖,上撒0.5~1.0厘米干細土,以吸收荸薺中散出的水分。如此層層堆積,至窖口20~25厘米時,其上鋪干細土封口,周圍用30厘米厚泥土封頂,形成中央高、四周低的饅頭形地窖,蓋住窖口、拍實,每窖貯放400~500千克。如舊窖,在使用前,應噴灑1%福爾馬林溶液,密閉一晝夜消毒,后敞開揮發一周,然后人窖貯藏。或在窖底、窖身噴25%的多菌靈和40%托布津400~500倍液進行消毒。堆放方法與新窖相同。 

    (2)堆藏法 將荸薺堆積在地面,四周圍窩席,窩席外用泥涂抹,堆上蓋土或蓋稻草,并涂泥封頂。堆貯體積,根據藏量而定,堆放方法與窖藏一樣,高度一般不超過100厘米。 

    (3)細沙貯藏保鮮 荸薺收獲后,在蔭涼的房屋或地下室內,用磚頭砌一個埋藏坑,在坑的底部鋪5~7厘米厚的細沙,將荸薺排列于沙上,其上須蓋細沙3~4厘米,沙上再依上述方法排放荸薺,堆高不超過1米。 

    (4)陶缸貯藏保鮮 荸薺采收后,去掉球莖表皮上的泥土和雜物,剔除病、傷荸薺,攤放于磚地上經適當晾干后,將其置于室內大陶缸中,貯量約80~100千克,貯滿荸薺后缸口加蓋。但在貯藏前期,須揭開缸蓋通風透氣,散發缸內水分;在氣溫低冷的冬季,缸內要覆蓋一層稻草保暖,以防低溫凍傷腐爛;在陰雨時節,因空氣中濕度大,荸薺含水量會迅速增加,應及時揭蓋排濕;炎熱高溫季節,因水分蒸發快,要及時加蓋,以防荸薺水分蒸發引起干腐。在貯藏過程中,每隔25~30天須將陶缸內貯藏的荸薺翻動檢查一次。按上述方法貯藏,荸薺的保鮮期可達半年以上。 

    (5)溶液貯藏保鮮 將采收的荸薺去雜清洗后迅速浸入濃度為1%的次氯酸鈉溶液中貯藏。在溫度0~2℃、相對濕度98~100%的貯藏環境下,此貯藏法的荸薺的保鮮期可達8個月,在2~3℃下貯藏保鮮期可達5~6個月,4~5℃下貯藏保鮮期只有2個月。 

    (6)冷藏保鮮方法 南方荸薺規模化產地和溫度較高的地區適用此法,即將荸薺裝在麻袋或竹簍內,簍底填墊防水材料,然后放于冷庫中,溫度控制在1~2℃,相對濕度保持在98%~100%,每隔5~10天在麻袋外噴水一次,以保持適宜濕度。 

    (7)真空包裝冷藏法 荸薺經清洗、挑選和殺菌液處理后,瀝干水放入冷庫預冷,待溫度降至3~5℃時,進行抽真空包裝,然后放置在2~4℃的冷庫或冷藏車中貯藏或運輸。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