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蔥有特殊的辛香味,全國各地均有栽培,近幾年,外貿行情看好,種植效益較高,目前主要優良品種有“四季米蔥”、“江蘇興蔥21”、“魯蔥1號”等。其栽培技術如下:
一、茬口安排
1、春蔥上年11月至翌年2月移栽,4月初至5月中下旬采收,為提早上市可實行地膜覆蓋栽培。
2、伏蔥5~6月移栽,作越夏保種,用于秋季種苗,每畝種苗秋栽可栽4000平方米。夏季可用遮陽網栽培或套種在高稈作物的行間,供應夏季伏缺市場。
3、秋蔥一般8月初至9月中旬移栽,10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初陸續上市。秋蔥移栽時溫度高,可在行間撒些麥秸降溫、保濕。
4、冬蔥冬季因氣溫低,香蔥生長緩慢,所以生產上一般采用晚秋蔥延遲采收的辦法供應節日市場。
二、整地做畦
選擇地勢平坦、灌排條件好、土壤肥沃的田塊,不宜多年連作,一般1~2年與大豆、玉米及其他蔬菜作物進行換茬。前茬作物收獲后隨即耕翻、施用,一般每畝施腐熟廄肥或糞肥2000~2500公斤、蔬菜專用肥25~35公斤,施肥后精整細耙做畦,畦寬2~2.5米;溝寬40厘米,溝深15~20厘米,溝系要配套,做到能灌能排。其水源、土壤、大氣質量應符合無公害產地要求。
三、移栽
香蔥采用分株繁殖。具體移栽方法:栽前將母株挖起,將過長的根須剪掉。用手將株叢拔開,拔開的分株應有莖盤和根須。移栽的株行距為12~13厘米×13~15厘米;春蔥、秋蔥可適當稀植,每穴栽2~3株,栽后及時澆好活棵水。
四、肥水管理
蔥株活棵后應及時追施薄水糞或每穴施尿素5公斤作促蘗肥,一般每12~15天追施1次肥,每畝1次施尿素5~8公斤、氯化鉀4~5公斤,施肥與澆水相結合,保持土壤濕潤。收獲前15~20天必須增加氮肥施用量,正常每畝施尿素15公斤,同時噴施噴施寶、氨墓酸肥等生化制劑,以促使植株嫩綠,
五、病蟲草害防治
香蔥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紫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銹病、軟腐病可分別采用15%三唑酮1000倍液,或72%農用鏈霉素4000倍液防治。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棉鈴蟲、蔥薊馬、潛葉蠅,可用除盡、米滿、卡死克、殺蟲凈進行防治,地蛆可用48%樂斯本乳油對水灌根。另外,防除禾本科雜草,可在雜草2~4葉期選用10%禾草克或15%精穩殺得防除,也可在香蔥移栽前用施田補進行土壤處理。
一、茬口安排
1、春蔥上年11月至翌年2月移栽,4月初至5月中下旬采收,為提早上市可實行地膜覆蓋栽培。
2、伏蔥5~6月移栽,作越夏保種,用于秋季種苗,每畝種苗秋栽可栽4000平方米。夏季可用遮陽網栽培或套種在高稈作物的行間,供應夏季伏缺市場。
3、秋蔥一般8月初至9月中旬移栽,10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初陸續上市。秋蔥移栽時溫度高,可在行間撒些麥秸降溫、保濕。
4、冬蔥冬季因氣溫低,香蔥生長緩慢,所以生產上一般采用晚秋蔥延遲采收的辦法供應節日市場。
二、整地做畦
選擇地勢平坦、灌排條件好、土壤肥沃的田塊,不宜多年連作,一般1~2年與大豆、玉米及其他蔬菜作物進行換茬。前茬作物收獲后隨即耕翻、施用,一般每畝施腐熟廄肥或糞肥2000~2500公斤、蔬菜專用肥25~35公斤,施肥后精整細耙做畦,畦寬2~2.5米;溝寬40厘米,溝深15~20厘米,溝系要配套,做到能灌能排。其水源、土壤、大氣質量應符合無公害產地要求。
三、移栽
香蔥采用分株繁殖。具體移栽方法:栽前將母株挖起,將過長的根須剪掉。用手將株叢拔開,拔開的分株應有莖盤和根須。移栽的株行距為12~13厘米×13~15厘米;春蔥、秋蔥可適當稀植,每穴栽2~3株,栽后及時澆好活棵水。
四、肥水管理
蔥株活棵后應及時追施薄水糞或每穴施尿素5公斤作促蘗肥,一般每12~15天追施1次肥,每畝1次施尿素5~8公斤、氯化鉀4~5公斤,施肥與澆水相結合,保持土壤濕潤。收獲前15~20天必須增加氮肥施用量,正常每畝施尿素15公斤,同時噴施噴施寶、氨墓酸肥等生化制劑,以促使植株嫩綠,
五、病蟲草害防治
香蔥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紫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銹病、軟腐病可分別采用15%三唑酮1000倍液,或72%農用鏈霉素4000倍液防治。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棉鈴蟲、蔥薊馬、潛葉蠅,可用除盡、米滿、卡死克、殺蟲凈進行防治,地蛆可用48%樂斯本乳油對水灌根。另外,防除禾本科雜草,可在雜草2~4葉期選用10%禾草克或15%精穩殺得防除,也可在香蔥移栽前用施田補進行土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