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水芹高效栽培技術

   日期:2016-03-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96    
     水芹產量高而穩定,病蟲害少,受天氣條件影響不大,容易培育成無公害食品。一般每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產量在3000千克左右,高產田塊可達5000千克以上。 

    1.茬口選擇 

    選擇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排灌方便的淺水藕田、春玉米田、早大豆田等茬口較為適宜。 

    2.整地施肥 

    播種前7~10天,每畝施優質有機肥2000~2500千克或餅肥100~150千克,然后進行深耕并上水漚制,耕翻次數越多,翻得越深,漚制時間越長,越容易獲得高產。在最后一次耕翻整地時,每畝施復合肥50~75千克,要求達到田面平整,四周筑好高田埂(高度在50厘米以上),灌上薄水層。 

    3.催芽排種 

    水芹繁殖一般采用無性繁殖,立秋前后,將留種田的種株齊地面割下,選擇莖桿粗壯、粗細均勻植株作種,切除梢部不夠成熟部分,理齊種莖并扎捆,選陰涼處交叉堆放,覆草,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保持濕潤,陰天或雨天應散堆,防止堆心發熱、腐爛。當各節葉腋生出新根芽,長度達1~2厘米時,取出種苗放于水中,漂掉爛葉即可排種。大田排種一般在8月下旬~10下旬。過早排種,收獲早,單株葉片比重大,價格低效益差;過晚排種氣溫低,生長慢,棵小不利高產。株行距15厘米×15厘米,每畝排種2400~3000株。 

    4.水層管理 

    水層的深淺應遵循淺-露-淺-深原則。即水芹排種后5~7天灌薄水,促扎根,但遇高溫天氣應灌水至淹沒種株,待高溫過后排除過多的水,防種株漂浮移動。排種15~20天后當苗高達8~10厘米時排干田水,輕擱田5~7天,促進發根和根系下伸,然后復淺水3~5厘米。排種30~35天后,株高達15厘米左右時,根系已基本形成,應灌深水5~7厘米。隨植株生長逐步加深水層,保持植株露出水面10~15厘米,既可促進植株生長,又保證了光合作用正常進行,并增加了葉柄和莖葉部軟化白嫩程度,提高產品品質。入冬后水芹生長停止,應加深水層,防止霜凍,水層可加深到離葉尖5厘米左右,待冬后晴天轉暖時逐步排水至正常水位。 

    5.適時追肥 

    水芹生長期長,需肥量大,在生長過程中一般需要追肥2~3次。一是幼苗期,在排種緩苗后,幼苗生長到2~3片葉時,此時正處8月下旬~9月下旬,氣溫較高,而母莖已逐漸腐爛,新植株生長處于異養階段,為促進水芹早扎根,快生長,應適當追施一次提苗肥,每畝施人糞尿2000~3000千克或尿素10~15千克。二是旺盛生長期,10月上旬~11月初氣候溫和,溫度適宜,是水芹營養生長最旺盛期,這時葉片和分枝不斷增加,單株增重加快,各種營養元素被大量吸收,必須重施一次分枝肥,每畝追施尿素15~20千克、磷酸二氫鉀5~8千克。三是此后據苗情長勢酌情施一次追肥。每次施肥前排干田水,施后24~30小時復水。生長停滯后可不再追肥。 

    6.采收留種 

    采收時間視排種早晚而定,一般在排種后90~100天即可陸續采收。8月下旬排種,只要管理跟上,11月下旬即可收獲。9月上旬排種,12月下旬至翌年 4月可分批采收。留種應選株高適中、莖桿粗壯、節間短、分枝集中、無病蟲害的健壯株作為種株。3月底~4月上旬,選晴暖天氣連根拔起,每2~3株為一穴,移栽到種株田,株行距各10厘米。水層以5~7厘米淺水為主,有利于提高水溫,促發新根和發棵。遇寒潮,及時灌深水護苗,寒潮過后排至淺水層。當株高生長到28~30厘米時,應隔蔸分株,移植別處擴繁。追肥在發生匍匐莖前,每畝追施尿素8~10千克,間隔20天后,再追施1次肥,當芹苗長到移植高度時,方可移植大田。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