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屬葫蘆科南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地俗稱窩瓜,具有營養豐富、上市早、產量高、經濟效益好等特點種好它是我縣部分菜農一項短、平、快致富的新路子,也是提高單位面積經濟效益的好途徑。其技術是:
1、選用良種:選用抗病性較強、耐低溫、耐弱光、商品性符合當地消費習慣、單瓜重在250~75g左右、坐果率高、豐產性好的品種。主要有:早青一代、花葉西葫蘆、早豐品種等。
2、時適早播 肥球大棚育壯苗。
2.1時適早播:頭年12月底進行播種育苗。
2.2大棚溫室消毒:用500倍多菌靈將棚內及床土消毒一次。
2.3做好種子處理:播種前將西葫蘆種子用55℃溫水浸泡15min,前5min攪拌2次,后5min攪拌1次,浸泡后撈起晾干表面水分后播種。
2.4制作肥球育壯苗:營養土(50kg土、10kg土雜肥、1kg過磷酸鈣、0.5kg尿素、1kg草木灰、加水5kg攪拌均勻)經充分腐熟后,用手捏成5cm直徑大小的肥球,并用食指在肥球中央撮1~1.5cm大小的小孔,再將處理種子嘴朝下放一粒于肥球孔內,上面用細土或沙壤土將孔填平,然后將肥球放入大棚溫室內育苗。
2.5加強苗床管理:肥球進棚后,應隨時注意觀察棚內的溫濕度。播種后到子葉出土,白天床溫28~30℃,夜間18~20℃,促進出苗;子葉出土到子葉展平,白天床溫20~25℃,夜間10~15℃,防止下胚軸徒長;第一片真葉展開到定植前7~10d,白天床溫22~28℃,夜間12~17℃,加快幼苗生長;遇溫度高于25℃或濕度大于90%時,應及時敞開上部棚膜換氣排濕。若床土表面現白時,用噴霧器或噴壺向苗床補充水分。定植前7~10d,床溫降低2~3℃,進行煉苗。秧苗達3~4片真葉,移栽大田。
3、微膜覆蓋,時適移栽大田
3.1時適移栽,規范栽植:栽植時間在2月上旬,采用拉線打窩,行窩距60×56~55cm,667平方米栽植2000~2200株。
3.2施足底肥,微膜覆蓋:栽植時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土雜肥3000kg,窩施1~1.5kg,施于窩底15~18cm之間,后覆蓋細土2~3cm再覆蓋微膜;然后破膜將肥球苗栽于窩內,要栽直栽正,四周用細土壓緊壓實。
3.3澆足定根水:栽植完畢后,用清糞水施一次定根水,一般窩澆0.5kg左右。澆定根水時注意輕澆,不要淋到葉片上,以免損傷幼苗。
3.4微膜覆蓋:栽時有低溫寒潮出現,栽植完畢后,用竹片做成拱形,上面再覆蓋微膜,四周用土壓緊。2月下旬至3月上旬逐漸將微膜摘掉。
4、加強大田管理
4.1適時松土:待上層微膜摘掉后,應及時松土,壅蔸將植株窩底填平以保墑保肥。
4.2施足促長肥:松土以后667平方米施復合肥10kg,并用人畜糞水混合施用,以后10~15d看苗情補施一次清糞水。
4.3提高座瓜率:西葫蘆雌花早期不易授粉,坐瓜率低,在早上7~8h露水未干時,進行一次人工授粉,提高坐瓜率。
4.4適時疏瓜,防止化瓜;西葫蘆前期每株保留1~2個瓜,后期保留2~3個瓜。營養生長過旺或營養不足時,均易出現化瓜。過旺時摘掉部分葉子增加透光,營養不足時可少留一點瓜,以免爭奪養分,避免出現化瓜。還可人工授粉或用毛筆蘸10~15mg/L2,4-D溶液點在雌蕊柱頭上促進著瓜。
5、病蟲防治
西葫蘆有灰霉病、白粉病等,在防治上應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法,以獲得優質無害的產品。前期做好土壤消毒,在勤中耕;促根旺長的情況下摘除病黃葉和打杈,保持土壤干凈和干爽,減少發病機率。藥劑防治灰霉病、白粉病可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和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每7~8d噴霧防治一次,連續2~2次。
6、適時采收
西葫蘆以嫩果供食,必須適時采收,雌花開花后10~15d,單瓜重0.25~0.75kg時采收為宜,基部瓜宜早采收。采收晚不僅品質降低,影響食口性,而且商品性差。
1、選用良種:選用抗病性較強、耐低溫、耐弱光、商品性符合當地消費習慣、單瓜重在250~75g左右、坐果率高、豐產性好的品種。主要有:早青一代、花葉西葫蘆、早豐品種等。
2、時適早播 肥球大棚育壯苗。
2.1時適早播:頭年12月底進行播種育苗。
2.2大棚溫室消毒:用500倍多菌靈將棚內及床土消毒一次。
2.3做好種子處理:播種前將西葫蘆種子用55℃溫水浸泡15min,前5min攪拌2次,后5min攪拌1次,浸泡后撈起晾干表面水分后播種。
2.4制作肥球育壯苗:營養土(50kg土、10kg土雜肥、1kg過磷酸鈣、0.5kg尿素、1kg草木灰、加水5kg攪拌均勻)經充分腐熟后,用手捏成5cm直徑大小的肥球,并用食指在肥球中央撮1~1.5cm大小的小孔,再將處理種子嘴朝下放一粒于肥球孔內,上面用細土或沙壤土將孔填平,然后將肥球放入大棚溫室內育苗。
2.5加強苗床管理:肥球進棚后,應隨時注意觀察棚內的溫濕度。播種后到子葉出土,白天床溫28~30℃,夜間18~20℃,促進出苗;子葉出土到子葉展平,白天床溫20~25℃,夜間10~15℃,防止下胚軸徒長;第一片真葉展開到定植前7~10d,白天床溫22~28℃,夜間12~17℃,加快幼苗生長;遇溫度高于25℃或濕度大于90%時,應及時敞開上部棚膜換氣排濕。若床土表面現白時,用噴霧器或噴壺向苗床補充水分。定植前7~10d,床溫降低2~3℃,進行煉苗。秧苗達3~4片真葉,移栽大田。
3、微膜覆蓋,時適移栽大田
3.1時適移栽,規范栽植:栽植時間在2月上旬,采用拉線打窩,行窩距60×56~55cm,667平方米栽植2000~2200株。
3.2施足底肥,微膜覆蓋:栽植時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土雜肥3000kg,窩施1~1.5kg,施于窩底15~18cm之間,后覆蓋細土2~3cm再覆蓋微膜;然后破膜將肥球苗栽于窩內,要栽直栽正,四周用細土壓緊壓實。
3.3澆足定根水:栽植完畢后,用清糞水施一次定根水,一般窩澆0.5kg左右。澆定根水時注意輕澆,不要淋到葉片上,以免損傷幼苗。
3.4微膜覆蓋:栽時有低溫寒潮出現,栽植完畢后,用竹片做成拱形,上面再覆蓋微膜,四周用土壓緊。2月下旬至3月上旬逐漸將微膜摘掉。
4、加強大田管理
4.1適時松土:待上層微膜摘掉后,應及時松土,壅蔸將植株窩底填平以保墑保肥。
4.2施足促長肥:松土以后667平方米施復合肥10kg,并用人畜糞水混合施用,以后10~15d看苗情補施一次清糞水。
4.3提高座瓜率:西葫蘆雌花早期不易授粉,坐瓜率低,在早上7~8h露水未干時,進行一次人工授粉,提高坐瓜率。
4.4適時疏瓜,防止化瓜;西葫蘆前期每株保留1~2個瓜,后期保留2~3個瓜。營養生長過旺或營養不足時,均易出現化瓜。過旺時摘掉部分葉子增加透光,營養不足時可少留一點瓜,以免爭奪養分,避免出現化瓜。還可人工授粉或用毛筆蘸10~15mg/L2,4-D溶液點在雌蕊柱頭上促進著瓜。
5、病蟲防治
西葫蘆有灰霉病、白粉病等,在防治上應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法,以獲得優質無害的產品。前期做好土壤消毒,在勤中耕;促根旺長的情況下摘除病黃葉和打杈,保持土壤干凈和干爽,減少發病機率。藥劑防治灰霉病、白粉病可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和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每7~8d噴霧防治一次,連續2~2次。
6、適時采收
西葫蘆以嫩果供食,必須適時采收,雌花開花后10~15d,單瓜重0.25~0.75kg時采收為宜,基部瓜宜早采收。采收晚不僅品質降低,影響食口性,而且商品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