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潔韭畦 11月上旬,韭菜經過幾次霜后,營養物質已進入鱗莖內,開始枯葉。此時應把韭畦中的秸稈、枯葉、雜草等清理干凈,以減少畦內大量潛伏的有害病原,降低發病程度。
(二)扒韭墩 清畦以后,將韭墩鱗莖以上的表土挖出畦外,使之露出鱗莖,進行日曬、夜凍,這樣可提早打破休眠,使出韭整齊,同時還可以消滅潛入韭墩越冬的害蟲,扒韭墩時注意不要傷根。
(三)灌韭根 扒墩6~8天后,每666.7m2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晶體敵百蟲500倍液80kg灌根,以防韭蛆危害。
(四)及時追肥 灌根3~4天后,可在行間開溝施肥,一般每666.7m2施腐熟的優質有機肥2000~3000kg或餅肥150~200kg,施后覆土與韭墩相平,然后澆水,待覆土下沉后,再蓋一次細土埋嚴韭墩。
二、冬季韭菜扣棚后的管理
(一)溫度管理 韭菜扣棚后,一般25天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后,棚內溫度白天控制在20~25℃,夜間要盡量保溫。
(二)適當培土 苗高6~7cm時,要進行第一次培土,土高為3~4cm。苗高10~15cm時,進行第二次培土,培土的高度為6~7cm,這樣進行2~3次,韭菜根部就變成了土堆,行間變成了溝。
(三)肥水管理 割頭刀韭菜前,不澆水,待二刀韭菜高6cm時,結合澆水,每666.7m2追氮磷鉀復合肥20~30kg,以后在收割前4~5天再澆水。每割一刀都要扒壟,晾曬鱗莖,待新葉長出后,結合澆水追肥并培土。
(四)及時收割 當韭菜株高20~25cm時,一般是在元旦前后,可收割第一茬韭菜。收割時間最好選擇在晴天的上午,揭開塑料薄膜,用韭菜刀從韭菜基部收割。以后每隔20~25天收割一次,一般棚內收割3~4刀,666.7m2產量可達50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