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大棚的利用率,增加復種指數,提高種植效益,我們成功摸索出春大棚莧菜套種黃瓜的栽培技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已在我市大面積推廣應用,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及早扣棚,施足基肥?
選用6m寬大棚,在離大棚頂20cm搭二道棚,12月中旬扣大棚膜和二道膜,以盡快提高地溫??勰ず蟾寥溃?67m?2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3000kg、過磷酸鈣100kg或三元素復合肥50kg,然后再翻耕土壤1~2次,使基肥與土壤充分混勻。于12月下旬進行整地筑畦,6m寬大棚縱向筑4畦。?
2 莧菜的栽培技術?
2.1 品種選擇:選用紅色、彩色莧菜品種,這些品種無論做湯或炒食,味美色紅,市場暢銷。2.2 播種 1月中旬采用撒播法直播。莧菜早春播種時,由于氣溫低,出苗慢,每667m?2用種量3~4kg,高密度播種。播種后,用釘耙淺耙后澆水,覆蓋地膜、小拱棚,晚上加蓋草簾保溫。?
2.3 管理:莧菜從播種到出苗,早春大棚栽培需15~20天,出苗后撤去地膜,保持土壤濕潤,當幼苗有2片真葉時進行第1次追肥,間隔10~15天追施1次,每次施尿素5~6kg/667m?2。春大棚莧菜病蟲害較少,不必防治。?
2.4 采收:春大棚莧菜播后60天左右,莧菜4~5葉時進行第1次間苗采收,3月下旬在苗基部5cm左右收割1次,促其再生側枝,4月上旬采收第3次結束,一般每667m2可采收1200~1500kg。?
3 黃瓜的栽培技術?
3.1 栽培品種:應選耐寒性強、早熟性好、豐產的品種, 如津優1號、津春2號、津雜2號、津雜4號、新泰密刺等。?
3.2 播種育苗:配制營養土,用3年沒有種過瓜類的菜園土與礱糠灰以7∶3拌和,每667m2用種150~200g,在播種前用55℃溫水浸種10分鐘,再用瑞毒霉藥粉拌種。1月中旬選晴天播種,播前澆足底水,播后覆蓋營養土,以蓋沒種子為好。播種后,覆蓋地膜和小拱棚膜,晚上用草簾覆蓋保溫,同時準備移苗用營養土,在每立方米營養土中拌入2kg三元素復合肥,用10cm口徑的營養缽裝好營養土備用。在黃瓜子葉拉平時移入營養缽中,育苗期間的溫度掌握好“兩高兩低”,播種后出苗前床內氣溫要保持30℃以上,出苗后揭去地膜,同時降低溫度,白天保持22~25℃,夜間12~15℃,移入營養缽后緩苗前保持白天溫度30℃左右,夜間溫度10℃以上。?
3.3 定植:春大棚黃瓜于3月中旬定植到大棚內,在第1次間苗采收莧菜后,以行距50cm、株距25cm左右定植,每667m2栽培3500株左右,在定植黃瓜處,將直徑15cm范圍內的莧菜全部采收。?
3.4 田間管理:3月中旬定植后,采取覆蓋小拱棚膜,晚上蓋草簾等保護設施,隨著氣溫升高,逐漸撤去小拱棚膜。3月下旬莧菜第2批采收后,插人字形竹架,此時黃瓜進入初花期,植株生長加快,開始吐須抽蔓。進入開花期,應及時補充肥水。黃瓜植株封行時,在4月上、中旬結束采收莧菜。黃瓜生長快,連續開花結果,對肥料要求較多,且黃瓜屬淺根性植物,吸收養料的能力弱,使用高濃度肥料易產生肥害,要做到薄肥勤施,少量多次,肥料搭配要氮磷鉀齊全,氮肥過多,莖葉易徒長,雌花少;氮肥不足,黃瓜營養不良,則易早衰,出現畸形瓜。鉀肥施用可促進黃瓜多結瓜,結瓜期氣溫逐漸升高,大棚內溫度會高達35℃以上,要及時放風降溫,控制在25~28℃。黃瓜葉片大,根系淺,水分消耗多,需水量多,需及時灌水,同時結合施肥、防病補充水分。?
黃瓜整蔓綁蔓一般在晴天下午莖蔓發軟時進行,可減少莖葉損傷。每2~3片葉綁蔓1次,摘去側蔓卷須,以減少養分損失。主蔓長到架頂時應及時摘心,同時結合綁蔓,摘除黃葉、殘葉、病葉,以利通風透光,減少病蟲發生。?
黃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枯萎病等,應以預防為主,用瑞毒霉、代森錳鋅、百菌清等農藥每7~10天預防1次,交替用藥。如發現病斑,應及時有針對性用藥防治,控制病害蔓延。? 3.5 采收 黃瓜生長前期,植株小,根瓜如果生長時間長,不利于黃瓜植株生長發育,上部節位花容易脫落,應早采根瓜。對于生長過旺的植株,應適當多留瓜,可抑制植株旺長。春大棚黃瓜在4月下旬采收上市,6月初采收結束,每667m2產量可達5000~6000kg。
1 及早扣棚,施足基肥?
選用6m寬大棚,在離大棚頂20cm搭二道棚,12月中旬扣大棚膜和二道膜,以盡快提高地溫??勰ず蟾寥溃?67m?2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3000kg、過磷酸鈣100kg或三元素復合肥50kg,然后再翻耕土壤1~2次,使基肥與土壤充分混勻。于12月下旬進行整地筑畦,6m寬大棚縱向筑4畦。?
2 莧菜的栽培技術?
2.1 品種選擇:選用紅色、彩色莧菜品種,這些品種無論做湯或炒食,味美色紅,市場暢銷。2.2 播種 1月中旬采用撒播法直播。莧菜早春播種時,由于氣溫低,出苗慢,每667m?2用種量3~4kg,高密度播種。播種后,用釘耙淺耙后澆水,覆蓋地膜、小拱棚,晚上加蓋草簾保溫。?
2.3 管理:莧菜從播種到出苗,早春大棚栽培需15~20天,出苗后撤去地膜,保持土壤濕潤,當幼苗有2片真葉時進行第1次追肥,間隔10~15天追施1次,每次施尿素5~6kg/667m?2。春大棚莧菜病蟲害較少,不必防治。?
2.4 采收:春大棚莧菜播后60天左右,莧菜4~5葉時進行第1次間苗采收,3月下旬在苗基部5cm左右收割1次,促其再生側枝,4月上旬采收第3次結束,一般每667m2可采收1200~1500kg。?
3 黃瓜的栽培技術?
3.1 栽培品種:應選耐寒性強、早熟性好、豐產的品種, 如津優1號、津春2號、津雜2號、津雜4號、新泰密刺等。?
3.2 播種育苗:配制營養土,用3年沒有種過瓜類的菜園土與礱糠灰以7∶3拌和,每667m2用種150~200g,在播種前用55℃溫水浸種10分鐘,再用瑞毒霉藥粉拌種。1月中旬選晴天播種,播前澆足底水,播后覆蓋營養土,以蓋沒種子為好。播種后,覆蓋地膜和小拱棚膜,晚上用草簾覆蓋保溫,同時準備移苗用營養土,在每立方米營養土中拌入2kg三元素復合肥,用10cm口徑的營養缽裝好營養土備用。在黃瓜子葉拉平時移入營養缽中,育苗期間的溫度掌握好“兩高兩低”,播種后出苗前床內氣溫要保持30℃以上,出苗后揭去地膜,同時降低溫度,白天保持22~25℃,夜間12~15℃,移入營養缽后緩苗前保持白天溫度30℃左右,夜間溫度10℃以上。?
3.3 定植:春大棚黃瓜于3月中旬定植到大棚內,在第1次間苗采收莧菜后,以行距50cm、株距25cm左右定植,每667m2栽培3500株左右,在定植黃瓜處,將直徑15cm范圍內的莧菜全部采收。?
3.4 田間管理:3月中旬定植后,采取覆蓋小拱棚膜,晚上蓋草簾等保護設施,隨著氣溫升高,逐漸撤去小拱棚膜。3月下旬莧菜第2批采收后,插人字形竹架,此時黃瓜進入初花期,植株生長加快,開始吐須抽蔓。進入開花期,應及時補充肥水。黃瓜植株封行時,在4月上、中旬結束采收莧菜。黃瓜生長快,連續開花結果,對肥料要求較多,且黃瓜屬淺根性植物,吸收養料的能力弱,使用高濃度肥料易產生肥害,要做到薄肥勤施,少量多次,肥料搭配要氮磷鉀齊全,氮肥過多,莖葉易徒長,雌花少;氮肥不足,黃瓜營養不良,則易早衰,出現畸形瓜。鉀肥施用可促進黃瓜多結瓜,結瓜期氣溫逐漸升高,大棚內溫度會高達35℃以上,要及時放風降溫,控制在25~28℃。黃瓜葉片大,根系淺,水分消耗多,需水量多,需及時灌水,同時結合施肥、防病補充水分。?
黃瓜整蔓綁蔓一般在晴天下午莖蔓發軟時進行,可減少莖葉損傷。每2~3片葉綁蔓1次,摘去側蔓卷須,以減少養分損失。主蔓長到架頂時應及時摘心,同時結合綁蔓,摘除黃葉、殘葉、病葉,以利通風透光,減少病蟲發生。?
黃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枯萎病等,應以預防為主,用瑞毒霉、代森錳鋅、百菌清等農藥每7~10天預防1次,交替用藥。如發現病斑,應及時有針對性用藥防治,控制病害蔓延。? 3.5 采收 黃瓜生長前期,植株小,根瓜如果生長時間長,不利于黃瓜植株生長發育,上部節位花容易脫落,應早采根瓜。對于生長過旺的植株,應適當多留瓜,可抑制植株旺長。春大棚黃瓜在4月下旬采收上市,6月初采收結束,每667m2產量可達5000~60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