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大蒜葉疫病的綜合防治技術

   日期:2016-01-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6    
   山東是大蒜的主要產區,大蒜相對于其他蔬菜來說,病害較少。但是,近年來,一種較為少見的新型病害――大蒜葉疫病在蒜區出現,而且發病猛,危害嚴重。此病一旦發生,可造成大量減產。 

  一、癥狀識別 

  此病主要危害葉片、葉鞘。葉片染病分二種類型:一是尖枯型,主要發生在初侵染階段,葉尖呈深褐色,并在其上形成許多深紫褐色斜狀平行的斑紋,嚴重的病斑擴展到全葉的1/3―4/5,或全葉干枯死亡;二是葉斑型,發病初期在葉片上出現短條狀小型的浸蝕斑,略凹陷,后病斑迅速擴大,變為梭形至長橢圓形,組織壞死,凹陷,多為紫褐色,中央色較深,也有的呈乳白色。大發生時,經10―15天全田枯死。 

  二、發生特點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絲體在病殘體上越冬,屬半知菌類真菌。該菌除侵染大蒜外,還可侵染大蔥、洋蔥引起紫斑病,侵染黃花菜引致葉枯病。無論有無傷口,該病菌均可侵染大蒜。一般4月下旬始發,5月中下旬進入發病高峰期,此期正值大蒜孕薹和抽薹期,若有連續12毫米以上的降雨3次以上,易造成該病的大流行。 

  三、綜合防治技術 

  1.播種前進行嚴格選種,對發霉、蟲蛀、發黃變軟的蒜頭予以淘汰。 

  2.前茬作物收獲后,輪茬耕翻,深約20厘米,耕翻后曬垡15天左右為好。若遇秋旱則不宜曬垡,應搶墑耕翻,并耙細耙平,以利保墑。 

  3.大蒜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病源。 

  4.進行配方施肥,避免過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鉀肥,施足腐熟基肥,以提高植株抵抗力。 

  5.合理密植,采取行距20厘米,株距9―10厘米,每畝種植3.5萬―3.8萬株較為適宜。 

  6.化學防治: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0%的速克靈或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隔7天左右1次,連噴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藥。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