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氣溫越來越低,部分地區已開始下雪,有用戶反應,自己做的發酵床溫度上不去(沒溫度)。如果金寶貝干撒式發酵床正常維護管理,不會出現以上情況,根據發酵床的原理,發酵床表層溫度一年四季都能保持在20℃左右,核心發酵層溫度能保持在35~50℃。那么,為什么用戶會反應以上問題呢?一個原因是:用戶對發酵床的原理缺乏了解或誤解,另一個原因是:發酵床的管理維護問題。發酵床溫度升不上去的原因:1、墊料問題。①墊料過濕。由于水是蓄熱量很大的東西,或者說比熱相對比較大,發酵床不容易產生熱量,如果墊料太濕,則容易讓水蓄積,溫度反而上不去。所以不能將外來水份灑到墊料中去,墊料含水量應保持在40~60%,如墊料太干起揚塵,可在表層適當灑些水。②墊料板結。發酵床是好氧發酵的過程,必須要有空氣進入到墊料才能運行,如果墊料板結,空氣進不去的話,也是造成墊料溫度不高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所以要適時翻倒墊料,盡量保持墊料疏松透氣,不板結以利于發酵床更好的發酵。 2、糞便問題。發酵床功能有益微生物是要利用動物糞尿作營養源,才能啟動發酵產生熱量,如果墊料中沒有糞便,發酵床無法啟動發酵升溫(金寶貝發酵床菌種活力強大、休眠功能強,在沒有糞便時處于休眠或半休眠狀態,一旦有糞便,即會啟動發酵);反之,如果糞便過于集中堆積,也會影響發酵床的發酵(造成發酵不均勻,從而影響發酵床整體發酵)。所以在管理維護中,應將過于集中的糞便分散開,讓發酵床均勻發酵。3、密度問題。如養殖密度過大,造成局部糞尿太集中,局部濕度過大,又不能及時分散開來,所以,造成局部發酵不正常,從而影響整個發酵床的運轉;養殖密度太稀,則供應的氮源不足,也影響發酵床的正常運轉,但影響遠比養殖太密的影響小。所以,養殖密度不宜過大,金寶貝干撒式發酵床建議:大豬每頭占2~2.5平方;中豬每頭占1.5~2平方;小豬每頭占0.5~1平方;體重4~6斤的雞每平方養6~8只;體重4~6斤的鴨鵝每平方養6只左右。 4、菌種問題。如果長時間(半年或一年以上)沒有添加過菌種,也會影響發酵床的發酵。所以,在添加墊料的同時也應及時補充菌種。5、規模問題。發酵床是好氧發酵,微生物發酵必須要有一定的規模才能發酵得更好,面積越大,越容易形成微生態平衡,發酵越是穩定,因此建議最小的單圈發酵床面積不小于10平方米。 以上幾點并不完全,只要養殖戶按照發酵床的操作使用說明,做好發酵床管理維護工作,發酵床會長期穩定的良好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