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促進馬鈴薯增產十二招

   日期:2015-05-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306    
    一、利用頂芽 

        試驗證明馬鈴薯的尾芽成株后,產量僅是頂芽或側芽成株苗的1/3,因此在切種薯時留頂芽和壯芽。 

        二、種薯消毒 

        切種時遇到病爛薯要用高錳酸鉀溶液將切刀消毒后再切,切種后拌草木灰,使傷口盡快愈合,防止病菌感染,以保全苗。 

        三、精細催芽 

        用1~2毫克/升赤霉素溶液浸種5~10分鐘,赤霉素處理后按1∶1的比例與濕潤的土混合均勻,然后攤成寬1米,厚30厘米左右的催芽床,上面及四周覆蓋濕潤的土7~8厘米厚。保證溫度在18~20℃,空氣濕度70%左右,10天后即可出芽,芽長1厘米時讓種薯見光,促薯芽綠化粗壯,以確保種植后全苗。 

        四、選地適宜 

        選擇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前茬是禾本科或豆科類的地塊更佳。 

        五、覆膜高壟栽培 

        覆膜高壟栽培,能增加活土層根莖部位土疏松,利于莖延伸,又能提高地溫,滿足早期根莖發育所需溫度。 

        六、適時培土 

        發棵期應重視培土,一方面可壓除膜內雜草,另一方面促進土豆形成較多的匍匐枝,避免匍匐枝伸出土外變為地上枝,或避免土豆見光變綠,對增產有重要作用。 

        七、配方施肥 

        馬鈴薯在整個生長發育期需要大量養分,配方施肥能滿足作物生長發育對氮、磷、鉀和微量元素的需求,特別是塊莖膨大期,能大幅度提高產量。 

        八、噴施矮壯素 

        在馬鈴薯植株開花期,用0.2%濃度的矮壯素液葉面噴施1~2次,能有效控制植株徒長,促進塊莖早形成,早成熟,增加大、中薯塊率。 

        九、乙烯利滅花 

        馬鈴薯可利用的部分是地下的塊莖,孕蕾開花需要消耗大量的養分。在開花期噴施40%乙烯利2000倍液滅花,能使養分集中供應塊莖。 

        十、化學除草 

        馬鈴薯能結塊莖的肉質根在土壤里水平生長,機械除草容易切斷肉質延伸根,人為造成減產,所以采取覆膜前噴除草劑與手工拔除相結合防治草荒,能有效地提高產量。 

        十一、補鎂促產 

        在植株45厘米高即薯塊膨大期,將硫酸鎂對水溶化后追入,不僅產量高,而且淀粉積累多,品質好。 

        十二、葉面施肥 

        在施足底肥的情況下,從展葉起,每10天葉面噴一次0.1%的硫酸鎂、0.3%的磷酸二氫鉀、1000倍的三十烷醇混合液,連噴3~5次,能顯著提高產量。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