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苦瓜白粉病、霜霉病的診斷與防治

   日期:2015-11-2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11    
   一般情況下,苦瓜的白粉病和霜霉病的識別是比較容易的,主要根據其癥狀來區分:苦瓜白粉病在葉片的正面、背面形成白粉斑,苦瓜霜霉病在葉片背面長出白色霉狀物或病斑受葉脈限制。但在實際田間或大棚內,不可能看到如此典型的癥狀,有時只看到葉片正面現淺黃色小斑,很少見到霉層。許多苦瓜種植者常將白粉病當霜霉病來防治。造成用藥不對,不但沒有把病害控制,反而延誤病害防治時間致使病情加重?,F將這兩種病害的診斷與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 診斷 

    1.1苦瓜白粉病 

    苦瓜白粉病是由瓜白粉菌及瓜類單囊殼白粉菌(均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的分生孢子萌發溫度范圍10~30℃,適溫20~25℃,且需要較高濕度。田間濕度大,氣溫16~24℃,或干濕交替出現則發病重;栽培地勢低洼,氮肥過多或肥料不足,通風不良以及生長過旺或衰弱等都容易發病??喙习追鄄≈饕獮楹θ~片及莖稈,很少為害果實。初生近圓形粉斑,嚴重時出現褪綠色斑點,有的連成大片或布滿整個葉片(正面或背面)致葉片變黃,終致干枯,使植株生長及結瓜受阻,生育期縮短,產量降低。進入秋季有時在白色霉斑上長出很多黑色的小點,這點有別于霜霉病。 

    1.2苦瓜霜霉病 

    苦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菌(屬鞭毛菌亞門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萌發的溫度范圍4~32℃,適溫15~19℃,低溫陰雨易誘發本病,在廣西5~6月及9~10月易發生,一般遇連綿陰雨后發病,排水不良、土壤含水量高、密植等情況下發病重??喙纤共≈饕獮楹θ~片,初期葉面現淺黃色小斑,后擴大,病斑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規則形 (這點和白粉病有區別),顏色由黃色逐漸變為黃褐色,嚴重時病斑融合為斑塊。濕度大時,在葉背面長出白色霉狀物,有時葉面也可見白色菌絲,天氣干燥時則很少見到霉層,該病田間癥狀與苦瓜白粉病酷似。診斷苦瓜霜霉病時,主要從初發病葉片進行鑒定。 

    2 防治 

    苦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防治措施在農業防治上基本一致,在發病適溫范圍內,濕度是關鍵,在氣溫20℃左右,濕度80℃上易發病,因此,加強田間或大棚的管理工作,注意行株間通風、排濕,具有控制病害發生和發展的作用。 

    2.1苦瓜白粉病的防治 

    ①選擇抗病品種 較抗病的品種有豐成牌大肉一號、二號、三號苦瓜。 

    ②選擇地勢較高,利于排水的田塊種植 施足底肥,忌偏施氮肥,生長期適當噴2~3次奧普爾或基因活化劑等葉面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③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 大棚栽培多施有機肥,早春少澆水,多中耕,提高棚溫,注意通風,降低空氣濕度。 

    ④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可用15%粉銹寧(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用45%超微粒硫磺膠懸液150~300倍液、73%特速唑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10%樂無病可濕性粉劑1200~1600倍液交替噴灑。 

    技術要點:早預防,白粉病一旦發生,流行很快,因此要注意發現中心病株并及時用藥;噴藥要周到,噴藥時要葉面葉背一起噴,才能把病菌殺死;大水量噴,該病菌遇水或濕度飽和時,易吸水破裂而死亡;持續用藥,白粉病的藥劑防治要持續進行,充分殺死殘留的菌絲體及分生孢子,防止再流行,一般第一次噴藥后每隔4~5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2.2苦瓜霜霉病的防治 

    ①參考白粉病防治措施。 

    ②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交替使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500~700倍液、72%克露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80%新萬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8%雷多米爾錳鋅 (又名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灑。噴藥要及時、周到、持續。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