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大棚番茄葉霜霉病的發生與防治

   日期:2015-11-2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88    
  番茄葉霉病是目前危害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在北方溫室和塑料大棚栽培番茄上為害較重。該病發展迅速,常在短期內暴發成災。嚴重發病的大棚病株率高達100%,病葉率達60%以上,造成嚴重損失。 

    1 病害癥狀 

    番茄葉霉病主要為害葉片,嚴重時也為害莖、花、果實等。葉片染病,葉面出現橢圓形或不規則形淡黃色病斑,葉背面病斑上長出灰褐色至黑褐色的絨狀霉層,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條件適宜時,病葉正面也長出霉層。病害嚴重時可引起全葉卷曲,植株呈現黃褐色干枯。果實染病,果蒂附近形成圓形黑色病斑,硬化稍凹陷,不能食用。嫩莖及果柄上的癥狀與葉上相似。 

    2 病原菌及發病條件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亞門中黃枝孢霉(Cladosporium fulvum Cooke)侵染所致。病菌通過空氣傳播,從葉背的氣孔侵人。病害發生主要與溫濕度有關,高溫高濕有利于發病,其中濕度是影響發病的重要因素。在22℃的溫度條件下,只要葉面持續4h有水膜,即可誘發病害。若棚內溫度為20~25℃,相對濕度大于90%,3天內葉霉病可以從無到有,并且嚴重發生,如不加任何控制,一周內可致毀棚、絕產。弱光照利于葉霉病的發生。 

    3 防治技術 

    大棚番茄葉霉病的防治應采取以農業、生態防治為主,化學農藥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技術。 

    3.1選用抗病品種 

    目前推廣的品種中高抗葉霉病的有佳粉15、佳粉16、佳粉17、中雜7號、沈粉3號、佳紅15等,可因地制宜,選用種植。 

    3.2 播前種子處理 

    用55℃溫水浸種30min,以清除種內外的病原。處理完后,最好再用清水漂洗幾次,以清除初次水中和種表附著的病原體,再陰干播種。 

    3.3 合理安排棚內作物輪作 

    大棚栽培番茄,最好統一安排與瓜類或其他茄科蔬菜進行三年輪作,可有效排除土壤中殘存的菌源。 

    3.4 溫室消毒 

    在難于輪作換茬的棚內,栽苗前按每37m3空間用0.25kg硫磺粉和0.50kg鋸末混合,分裝幾處點燃,密閉熏悶24h殺菌,一天以后再栽苗,或用45%百菌清煙劑按每110m2用0.25kg的劑量熏悶一晝夜的辦法進行室內和土表消毒。 

    3.5 加強栽培管理 

    加強棚內溫濕度管理,適時通風,適當控制澆水,澆水后及時通風除濕,連陰雨天和發病后控制灌水。合理密植,及時整枝打杈,以利通風透光。實施配方施肥,避免氮肥過多,適當增加磷、鉀肥。初見病葉時及時摘除病葉,并集中深埋或燒毀。 

    3.6 高溫悶棚 

    選擇晴天中午時間,密閉大棚升溫至30~33℃,并保持2h左右,然后及時通風降溫,對病原有較好的控制作用。 

    3.7 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及時用藥防治,最好采用粉塵施藥或煙霧施藥法用藥,亦可采用噴霧方法施藥。粉塵施藥或煙霧施藥應在傍晚時噴灑粉塵劑或施放煙霧劑。常用的粉塵劑有5%加瑞農粉塵劑、5%百菌清粉塵劑、7%葉面凈粉塵劑、10%敵托粉塵劑等,每667m2每次1kg,7~8天1次;常用的煙劑有45%百菌清煙劑,每667m2每次250~300g。噴霧施藥應在發病初期,以上午用藥為宜,先摘除病葉,再噴灑藥液,要注意葉背面用藥。可用10%世高水分散顆粒劑 1000倍液、2%武夷霉素水劑150倍液、60%防霉寶超微粉劑600倍夜、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等,每7~8天1次,連噴2~3次。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