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楊天長:帶領10家貧困戶種藥材脫貧

   日期:2017-07-0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94    評論:0    

  6月29日,楊天長做了個決定,免費為全社10戶貧困戶每家提供5000株當歸苗。據估算,目前,5萬株幼苗價值2.5萬元錢。

  “出手是大方,但他也不是有錢人。”城口縣蓼子鄉鄉長劉關林介紹,48歲的楊天長是該鄉茶林村一組社長,兩年前他自己也是貧困戶。

  這兩年靠種藥材脫了貧,摸索出了種植經驗,“他打算帶領12戶貧困戶種植藥材脫貧。”茶林村最高海拔2200多米,整個村就像斜掛在長槽山脈一般,坡多地少田更缺。即便山上可以種藥材,養雞、羊、蜜蜂啥的,但背下山變幾個錢也不容易。“社長當貧困戶,好丟人。”3年前,楊天長的兩個孩子,一個讀高中、一個念中專,每年開支2萬多元,加上母親80多歲還有病,他和妻子都不能外出務工。楊天長說,“收入少,開支卻在增加,我也就成了貧困戶。”

  2014年,當自己也被確定為建卡貧困戶時,楊天長心里很不是滋味,走路都抬不起頭來。當時,全社共有13家貧困戶,鄉、村干部提醒他,害臊不能脫貧,關鍵得想辦法帶領大家脫貧增收。一社所在的銅匠屋基(土地名)海拔1000多米,生態環境好,適合種植中藥材。楊天長說,當時,政府著手硬化到社里的路,這讓他看到了希望——只要通了車,山上的東西就能大量運出去變成錢。

  2015年,楊天長種植了20畝黨參,隨后又播種了10斤當歸種籽。當年,楊天長的當歸賣了3000元。“路通了,就更大膽了。”2016年,楊天長把黨參發展到60畝,當歸播了30斤種籽,蜜蜂擴大20桶,不到年底就收入兩三萬元。楊天長說,“關鍵是要堅持送孩子們讀書,這才是徹底脫貧的保障。”

  看到楊天長脫了貧,社里的貧困戶沒事就到他家聊天,感興趣的還要看看他的黨參和當歸苗。51歲的朱家仁也是貧困戶,他是第一個跟楊天長種植黨參的。2016年,朱家仁一口氣種植了30畝黨參。楊天長說,黨參至少3年才投產,最好還能種植一兩年能見效益的藥材,這叫“以短養長”。按照楊天長的建議,朱家仁又種植了2畝牛蒡。“社長把技術、銷路摸熟,我們就能跟著掙錢。”此前,蘇代軍一直在云南打工。2012年他得了一場大病后,花了3萬多元藥費,加上一對兒女,一個讀高中、一個念初中,每年固定開支至少1萬元,他也因此成了貧困戶。后來,蘇代軍也種了10畝黨參、5畝天麻。去年,蘇代軍因為技術不過關,天麻只收了1000斤。蘇代軍說,“家庭經濟雪上加霜。”楊天長安慰蘇代軍,黨參他可以幫忙看護,并建議蘇代軍利用空閑還是外出找點活兒干。今年,蘇代軍去廣西安裝光伏發電的太陽板。5個月,蘇代軍不但掙了2萬元錢,還學會了安裝技術。他告訴記者,今年底脫貧問題不大。

  “家家負擔都不輕,有的連啟動資金都沒得。”今年,楊天長培育的當歸苗足夠種植1000畝大田。平日,他都是按每株5角錢賣到市場上去。6月29日,楊天長當著記者的面表示,為每戶免費贈送5000株當歸苗,“當年見效益,明年就可以擴大規模種植其它中藥材了。”朱家仁、蘇代軍、徐德久……茶林村支部書記朱申松介紹,現在一共有10戶貧困戶跟蹤楊天長開始種植藥材。

  目前一社中藥材種植面積達400畝。他告訴記者,楊天長帶頭種中藥材走產業脫貧之路,不僅摸索出了經驗,闖出了市場,更重要的是讓貧困戶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