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土專家”姜小龍的致富經

   日期:2017-05-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13    評論:0    
  “俺去年種的10畝紅薯收入可不少,畝產3000多公斤的紅薯加工成粉條能掙6000元,10畝地共收入6萬元。這多虧俺村的‘土專家’姜小龍給俺找到了致富路。”5月19日,湯陰縣任固鎮趙莊村村民馮合生說,“不光俺一家,村里大多數農民都是在姜小龍的帶動和指導下靠種紅薯致富的。”
 
  馮合生說的姜小龍是趙莊村的一位普通農民。2006年,姜小龍積極響應鎮政府調整種植結構的號召,考慮到村里土壤多為沙土,適合紅薯生長,便試著在自己的地里種了6畝紅薯,其中,一半種了適合燒烤的紅薯品種,另一半是能加工淀粉的紅薯品種。“傳統勞作憑的是經驗。俗話說,莊稼活不用學,人家咋著咱咋著。但實際上沒那么容易,種地可是一個技術活。”姜小龍說,為了引良種、學技術,他跑到山東、山西等地,拜紅薯種植大戶為師,并按照刊物上的種植技術,插紅薯秧后進行地膜覆蓋,采取化控技術防止紅薯苗徒長。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年他就成功了,兩塊紅薯地產量分別為2500公斤和3000公斤。那年市場紅薯短缺,他的6畝紅薯純收入7萬元,比種糧食高出了7倍多。高收入讓姜小龍瞅準了紅薯種植產業。
 
  為了大規模發展紅薯種植產業,帶動周圍群眾增收致富,2008年,姜小龍把自己種紅薯致富的經驗介紹給趙莊村村“兩委”,由村“兩委”發動全村調整種植結構,改種紅薯。姜小龍毫無保留地把種植技術傳授給全村的種植戶。在姜小龍的帶動下,第二年就有300余名村民改種紅薯,種植面積達100余畝,畝收入超過5000元。其中,不乏科技種植戶。該村65歲的盧大爺就在自家西瓜地里套種了2畝紅薯,年收入超過3萬元。嘗到甜頭的盧大爺逢人就夸:“姜小龍種紅薯就是有一套!西瓜、紅薯兩不誤,地上、地下都生金。”
 
  看到村民種紅薯的積極性日益高漲,姜小龍又有了新的打算。紅薯淀粉用途廣泛,紅薯粉條更是粉條中的上品,這讓他開始投入紅薯深加工產業。從紅薯清洗到磨漿、沉淀,再到最后做成粉條,一共有6道工序,他都層層把關。生產出紅薯粉條后,受到市場一致好評,他加工的粉條一炮走紅,引來了不少外地買主。每到出粉條時,買主就到姜小龍家門口排隊收購,供不應求。同時,姜小龍還請周邊20多位村民幫忙,增加鄉親收入。
 
  如今,趙莊村紅薯種植、加工、銷售格局已經形成。由于姜小龍做的粉條味道好、品相好,特別受消費者歡迎。每年12月,北京、山東等地的“收粉人”專門跑來訂購粉條,銷路一點兒都不用愁。
 
  “這不,今年紅薯才種下,北京那邊就打電話預訂了5000公斤粉條。只要種出好紅薯,紅薯粉條不愁賣不出去。”姜小龍表示,自己是個土生土長、地地道道的莊稼人,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把紅薯種出更大的名堂,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