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貴州:脫貧攻堅的"王寨算法"

   日期:2017-05-1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41    評論:0    

  5月中旬,鳳岡縣王寨鎮,一場小雨后,整潔的集鎮在遍坡翠綠的掩映下更顯生機勃勃。

  王寨鎮高壩村300畝蔬菜基地里,這幾天都很熱鬧。

  “我要10盤辣椒苗。”

  “給我也裝8盤。”

  在蔬菜基地的辣椒育苗大棚里,成群的村民背著背簍等著工作人員分發辣椒苗。

  “去年看見別家種的辣椒都賣了好價錢,我心里后悔沒跟著種。今年我把家里5畝地都種上,只要一個多月就能見現錢了。”高壩村中華組的張云書看到附近的村民種辣椒賺到了錢,自己也坐不住了。

  “一盤有160株辣椒苗,只要年初來基地定制了種植計劃的,15元就能買走一盤。一個月后,基地會按照3塊錢一斤回收辣椒。”鳳岡縣綠春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馮光強的一番話,讓農戶們更有信心。

  “我是一個黨員,帶領群眾一同致富是我一直堅守的信念。”馮光強說。

  有信心的不止高壩村人,通過合作社和大戶引領,該鎮的畜牧、蔬菜、水果、油茶等特色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全鎮10頭以上養牛大戶就有200余家,水果種植達到2800多畝,蔬菜2000余畝、油茶8000多畝。

  王寨鎮曾是全省100個貧困鄉鎮之一,現在已脫貧出列。從“空殼村”到“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特色產業風生水起,王寨鎮探索出了“黨建+合作社+企業+產業+農戶=N”的發展公式,“N”是指發展的無限潛力。而今,高壩村的蔬菜基地正成為這道公式的例題。

  2010年,王寨鎮因為500米的低海拔吸引了鳳岡蔬菜大戶馮光強的注意。

  “這個地勢太適合種植蔬菜了。”在向鎮領導表明來意之后,馮光強的話與鎮領導的想法不謀而合:發展產業既能擺脫“空殼”的帽子,還能讓百姓增收脫貧,可行!

  當年,在馮光強的帶動下,高壩村成立了鳳岡縣綠春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

  一時間,蔬菜大棚、觀光農業等“新概念”走進了村民的生活,原先只種包谷、洋芋的農民漸漸成為了蔬菜“專家”,辣椒、茄子、花菜等都成為了高壩的蔬果“特產”,部分村民還轉型成為了“股東”“工人”。

  “家里的4畝土地全部入股到蔬菜基地,按照畝產3000元計算,一年每畝能分紅600元。”不僅將土地入股,村民田世強和妻子還在基地打工,兩人一年的收入有3萬元。

  2015年,在駐村干部的積極爭取下,高壩村將省農委下發的100萬蔬菜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作為村集體經濟入股到合作社,至此,“空殼村”高壩開始有了集體經濟。

  “2016年底,我們村已積累了12萬元的村集體經濟,今年我們用這些錢買了豬,將集體經濟進一步壯大。”村總支書記朱偉眼中透著希望。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