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對于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疆作為農業大區,全區農業領域持續在打造高品質、高標準的農產品品牌上發力。在一個個區域公用品牌的培育中,在一場場特色農產品推介活動中,全區農產品品牌格局不斷得到塑造,“新疆味道”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正在不斷擴大。
在剛剛閉幕的“2018年第十一屆亞洲果蔬產業博覽會”上,“庫爾勒香梨”區域公用品牌入選2018年度中國最受歡迎的區域公用品牌之一,榮登10強榜單。
一個博覽會的評選結果,并不足以反映一個品牌的全貌,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場認可度。不難看出,“庫爾勒香梨”作為新疆最為知名的區域公用品牌之一,其影響力正在擴展到更大的范圍。
事實上,跟庫爾勒香梨一樣,吐魯番葡萄、哈密瓜等一些新疆的地域性特色農產品早已廣為人知。隨著新疆特色農產品整體影響力的不斷擴大,阿克蘇蘋果、皮亞曼石榴、庫車小白杏等特色農產品,也正在形成更為廣泛的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這也是新疆加快創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見證。
冠以地名的農產品品牌,背后是消費者對一個地域農產品的集中認可。
按照剛剛出臺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對于品牌建設的部署,今后將“重點支持‘庫爾勒香梨’‘吐魯番葡萄’‘哈密瓜’‘阿克蘇蘋果’‘和田玉棗’‘和田玫瑰’‘伊犁薰衣草’等一批具有知名度的區域農產品品牌發展。”
《規劃》提出,力爭到2020年,培育發展自治區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10個以上,縣市級區域公用品牌100個以上,知名品牌100個以上,“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農產品穩定在2000個以上。
拿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來說,目前全區農產品地理標志已達到82個,產品涵蓋種植業、畜牧業、林果業,在品牌興農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前不久舉辦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中歐互認農產品地理標志精河枸杞、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奇臺面粉等在內的全疆20個種類57個地理標志產品集中亮相,受到內地消費者青睞,地理標志認證農產品正成為“優質”的代名詞。
截至2017年底,全區已有1300個農產品通過了“三品一標”認證,同比增長21%,“三品一標”環境監測面積占食用農產品生產面積的40.5%……更加嚴格的質量管控和相對統一的標準,極大地提升了新疆特色農產品的品質,也進一步提升了區域性品牌的含金量和影響力。
近年來,借助類似的農產品交易會、產銷對接會、農產品推介會等大力推介新疆優質特色農產品,對其品牌的打造和推廣起到了積極作用。
11月,新疆特色林果產品(廣州)交易會成功舉辦,促成林果業發展項目59個,涉及全疆13個地州市,簽約金額達14.7億元。截至目前,這一展會已成功舉辦9屆,累計實現現場銷售額4208萬元,達成合作項目740個,簽約金額累計達370億元,為珠三角地區廣大消費者提供了大量天然、綠色、優質的新疆特色果品。
同月,第八屆新疆農產品北京交易會也收獲頗豐。自首屆以來,累計交易協議額636億元。
上述交易會都為宣傳展示新疆農業發展、活躍農產品流通、促進貿易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在持續不斷的推介中,“新疆農產品”的整體品牌影響力深入人心,產品品牌、企業品牌也得到進一步的塑造。
此外,借助“互聯網+”等現代營銷手段,新疆特色農產品的整體形象不斷向好,全國各地消費者對新疆農產品的喜愛程度不斷提升。
整體來看,新疆農產品在塑品牌、強品牌的路上,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不斷增強,“綠色、營養、美味、健康”新疆農產品品牌越來越為人熟知,自治區黨委提出的“叫響新疆農牧產品綠色、生態、有機品牌”要求正在得到穩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