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內蒙古阿拉善:大漠邊緣的養駝人

   日期:2014-11-1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82    評論:0    

  十三年前的一篇新聞《哭泣的駱駝》轟動全國,讓很多人看到阿拉善脆弱的生態環境和遭遇不幸的駱駝。惡化的環境、牧民的無奈、悲涼的駝鳴都成為阿拉善人心中無法言語的傷。十三年后,當記者參加第三屆阿拉善駱駝那達慕的時候,看到的是社會各界對駱駝的保護和重視。駱駝,與阿拉善的環境渾然一體,和諧共生。還記得牧民們有句俗話:“寧馴十匹烈馬,不馴一峰駱駝。”可就是這不易馴服的駱駝成為了阿拉善人物質的財富、精神的象征,牧民在為駱駝創造生存空間的同時,駱駝也在為牧民創造幸福的明天。

  那幾年養駝 難!

  1963年出生的李培海同其他的牧民孩子一樣,童年的樂趣就是家中跟牲畜玩耍,但唯一不同的是他更加喜歡駱駝,只要看到駱駝經過,就會站在沙梁上觀望許久,養一峰屬于自己的駱駝成為了兒時夢想。當得知國家政策放寬,允許私人養駝時,李培海迫不及待地從周邊的牧民家中買了一峰,開始了與駱駝長達三十年的不解之緣。

  為了養駱駝,李培海遇到各種磨難。

  上個世紀80年代,羊絨衫廠迅猛崛起,作為后備軍的山羊開始侵蝕草原。一部分牧民選擇飼養短時間內見到利潤的山羊,而2、3年一胎,時間久、回報慢的飼養駱駝行業不再是牧民的“香餑餑”。山羊大量繁殖后果之一是使草原上130多種植物滅絕了110多種,阿拉善的自然條件急轉直下。面對草場日益退化,國家實施“退牧還草”政策,有草的地方即有網圍欄,網圍欄使駱駝狹小的空間愈受限制。剛開始禁牧那幾年,駱駝沒有可以隨意行走的草場,餓死、病死很常見,很多牧民開始到屠宰場宰殺自家駱駝。迫于無奈,李培海也加入到這個行列中,身材壯碩的,殺!懷著孕的母駝,殺!剛成年的駱駝,殺!

  牧民們常說,駱駝是極具靈性的動物,即將遭遇滅頂之災它們又怎能不知?聽駱駝像哭一樣的悲鳴,看著其中一峰即將產仔的母駱被拉進屠宰場前流著眼淚,李培海感覺像一刀一刀割自己的心。在這樣的煎熬中,他的駱駝所剩無幾。那是李培海不愿回想的幾年,看著整車整車的駝肉被拉走,看著自己的錢包被一大堆皺巴巴的錢塞滿的時候,李培海心里更多的是苦澀。

  在幾千年的歷史中,蒙古族人世世代代在草原上生存,都由馬和駱駝伴隨自己左右。蒙古族人養馬,那是戰車;養牛,那是泉水(牛奶);養羊,那是食物;養駱駝,那是交通工具。“所以說,蒙古人與馬、駱駝的關系,就像自己的孩子、親人一樣。”李培海說。

  不再哭泣的駱駝

  從2008年農業部公布成立了國家級阿拉善雙峰駝遺傳資源保護區和保種場,十峰、五十峰、一百峰……李培海的駱駝才漸漸多了起來,蓋駝圈、打防疫針、查看駱駝是否健康等等都成為李培海每天的操心事,但他樂在其中。

  駱駝是散養動物,憑借自己敏銳的嗅覺尋找食物和水源,常年野放的駱駝們看上去很“野”,可其實在李培海心里,它們都像自己孩子般熟悉。“那個,脖子有點短;那個,腿上有個疤……”這些看似相同的駱駝,在戈壁灘上一眼就能被李培海認出來。有時看到他騎著摩托車過來,一些吃草的駱駝就會停下來,向李培海靠近,待在身邊。“駱駝都有季節固定的吃草區域,冬天最冷的時候,駱駝們自己就回家了。”

  雖然李培海每天都要騎著摩托車到駱駝經常覓食的地方查看,但依舊免不了出現意外:駱駝被車撞死以及偷竊。細數一下,近一兩年來自家駱駝被撞死的就有五六峰。有時看著公路上躺著被撞死的駱駝,心里真不是滋味。

  2012年李培海的駱駝參加了第二屆阿拉善駱駝那達慕觀賞駝的比賽,得到了不錯的成績,朋友勸他說:“趁著這個機會,高價把這峰得獎的駝拍賣了吧。”李培海看著與自己朝夕相處的駱駝怎么也舍不得,拒絕了那些想高價買駝的人。可是意外還是發生了,臨近過年的某天,李培海發現那峰駱駝不在駝隊里,騎著摩托車找了幾處駱駝常去的草場還是一無所獲。李培海心里咯噔一下:“完了,怕是丟了。”家人去了派出所報警,李培海依舊騎著摩托車來回尋找,這一找就是兩個月。直到4月份,有人告訴李培海那只失蹤的駱駝在灘上找到了,匆忙趕去的李培海根據駱駝的皮毛和特征很快辨認出的確是丟的那峰駝,荒灘上只剩下一張孤零零的駱駝皮,駝毛在風中凌亂地飛舞,好像在說:“主人,你終于找到我了……”看到眼前的一幕,這個50歲干瘦的男人眼淚唰地流了下來,跑過去仔細卷好了駝皮放在摩托車后,頭也不回地走了,這其中的遺憾、懊惱也只有他自己知道。現在,那張駝皮還一直放在自己的家中。

  每天與駱駝之間的點點滴滴猶如一根紐帶,緊緊地拴住了李培海,拴住了他的心。

  退牧還草是為了保護脆弱的生態環境,可意味著飼養駱駝這樣的走場牲畜隨時面臨各種罰款。每年李培海收到的罰款單都是一厚沓子。有人說他固執,有人說他不懂得賺錢之道,但那顆喜歡駱駝的心是李培海一直沒有放棄的原因。他說自己就是要一條道走到黑,以前沒有能力保護駱駝,現在不會再放棄它們。

  養駝人的新希望

  在前不久第三屆阿拉善駱駝那達慕會場內的駝圈中,當夕陽西沉,一峰峰駱駝被陽光鍍上一層金邊,黑色的駝影拉得老長。一片駝峰中,幾位養駝人身影若隱若現,呼喊著自己的駱駝歸圈。記者看到了忙碌的李培海,他和朋友們正在取駱駝身上的駝具。“還有只小的沒進圈!”李培海從旁邊抓了一把食物走到駱駝前,聞到食物的小駝乖乖跟著李培海走進駝圈。“對駱駝也要循循善誘。”他笑著對記者說。夕陽的余暉照在他黑紅的皮膚上,眼角的皺紋更顯深刻,從微笑的眼中看到的都是對駱駝滿滿的愛。

  自己的辛勤付出在這次的大賽中也有了豐厚回報,種公駝選美獲得一等獎,擠駝奶比賽中,5峰駱駝中有3峰得了獎,母駝選美也有兩峰得了獎。

  養了185峰駱駝的李培海在巴彥霍德嘎查算是一位養駝大戶。若是細心人平日駕車去銀川方向或通古勒格淖爾的沿途,看到悠閑自得咀嚼著食物的駱駝,基本都是他家的。

  2012年11月阿拉善成為中國的駱駝之鄉,從以前的宰殺到如今的重點保護,駱駝已經成為阿拉善特有的標志。政府對駱駝及其產業的重視,讓李培海感受到了希望。為了壯大自己的駝隊,培育優良品種,李培海跑遍了哈什哈、烏力吉等蘇木,投入十幾萬元購買駱駝。在挑選駱駝時,李培海幾十年積累的經驗和獨特的眼光總能買到令旁人羨慕的好駱駝,甚至為了一峰駱駝會拿自己的兩三峰去換。善于發現新事物的李培海開始培育優良品種白色觀賞駝。有不少外地人慕名前來購買李培海的駱駝,一買就是幾峰十幾峰。全國各地都有阿拉善駱駝的身影,也讓李培海感到無比自豪。

  看著滿圈的駱駝,李培海興奮地說:“看看,這個圈里的白駱駝都是我的,足足140峰。現在政策好了,我也更有信心把駱駝產業做大做強。以前人們馴養駱駝是為了載人運貨,現在駱駝全身是寶,駝毛還可做成極好的毛織品,皮可以制革,肉可以吃,奶可以飲……駱駝簡直就是上天賜予我們大漠牧民的寶貝啊!”

  相關鏈接:

  1949年阿拉善雙峰駝有2.9萬峰,占本地區大畜的60%。解放后阿拉善雙峰駝生產一度有過較快發展,1982年的鼎盛時期,共有駱駝25萬峰。1982年阿盟成立了專門的駱駝研究機構——阿拉善盟駱駝研究所;1990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把阿拉善盟雙峰駝正式命名為“阿拉善型雙峰駝”,同年組建了阿拉善雙峰駝種駝場;1996年成立了駱駝產業促進會。

  然而,隨著現代文明的沖擊和市場經濟等綜合因素的影響,阿拉善雙峰駝的數量一度呈大幅減少態勢,至2002年,種群數量僅剩6.1萬峰。阿拉善雙峰駝資源瀕危問題引起了國家、自治區的高度關注:

  2002年,阿拉善雙峰駝被列入國家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阿拉善蒙古族養駝習俗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5年,阿拉善雙峰駝協會成立;

  2006年,阿拉善雙峰駝被列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

  2008年,農業部公布成立了國家級阿拉善雙峰駝遺傳資源保護區和保種場;

  2009年,阿拉善盟荒漠雙峰駝牧民專業合作社成立;

  2011年,阿拉善雙峰駝成功申報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

  至2012年6月末,阿拉善雙峰駝存欄10萬峰,仍是全國駱駝存欄最多的地區。

  2012年11月24日,首屆中國駱駝大會暨中國畜牧業協會駱駝分會成立大會及“中國駱駝之鄉·阿拉善”命名授牌揭碑儀式在巴彥浩特隆重舉行,阿拉善雙峰駝順利通過國家農畜產品地理標志認證,“駝鄉”美譽實至名歸。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