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武漢“菜農”自創“有機準入門檻”

   日期:2017-01-1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462    評論:0    
  種了8年的有機蔬菜,才敢將其搬到網上賣。15日,記者在東西湖柏泉的湖北吉農沃爾特農業有限公司基地見到魏曉明。魏曉明在基地展示廳里,看著工作人員將“未爾有機”的電商平臺向顧客演示。
 
  去年開始,基地的農產品開始“試水”網上銷售,從朋友圈、微店,到剛剛上線的電商平臺,銷售額達到200多萬元。
 
  8年扎根有機蔬菜基地
 
  2008年,魏曉明創立吉農有機農場,與其他的有機蔬菜農場不同,吉農有機農場采用“田間超市”的模式銷售,即顧客在農場自己采摘后,再稱重結賬,新穎的“田間超市”模式讓基地一炮而紅,很多人慕名前來采摘。
 
  武漢蔬菜基地非常多,魏曉明避開同質化的競爭,專攻有機農產品,種植的蔬菜也多為新、特農產品。最熱門的是冬季的草莓,基地里的有機草莓每斤價格高達128元,仍時常賣斷貨。
 
  “對農產品而言,吃得好的自然就有好口碑。”吉農有機農場的有機草莓個頭不大,產量不多,每年來采摘的都是老客戶,或是老客戶帶來的朋友。有客戶抱怨基地距離市中心遠,平時來采摘不方便,他們便開始在市中心設立銷售點,還提供每周固定送菜上門服務。
 
  慢慢地,魏曉明開始嘗試網上銷售,通過朋友圈、微店銷售農產品,很多人通過微店嘗到他們的有機農產品。
 
  自創有機產品準入門檻
 
  基地飼養的生豬、羊等畜禽,每年冬季就有老顧客來訂購。“因產品好,不夠賣,就有顧客建議我們去采購一些優質農產品來銷售。”
 
  魏曉明的“朋友圈”里不乏農產品“大腕”,想采購到優質的農產品比顧客自己苦苦搜尋更容易。單純采購優質農產品,與外面的銷售平臺沒有區別,產品品質仍然存在風險。
 
  魏曉明想到自己的基地有種植標準,也有各種有機產品的考量指標,他決定將這些經驗復制到其他產品之中。即電商平臺上銷售的產品,從生產、管理到采收,其全過程都有嚴格的監控和管理,必須達到有機標準,才能提供給消費者。
 
  去年,他將一種橙子帶到武漢銷售,上市十幾天就賣掉10噸。這讓他對今年即將上線的“未爾有機”電商平臺信心滿滿。“有自己的生產基地、產品準入門檻,電商平臺更多的是種銷售手段,這是農產品電商企業與其他電商企業本質化的區別。”魏曉明說。武漢農產品電商一年交易額516.5億元
 
  電商化發展成為農產品流通新業態。來自市農委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市涉農電商企業發展到150多家,電商年交易額516.5億元,涉農電子商務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白沙洲等大型農批交易市場“試水”線上交易結算,良品鋪子等躋身淘寶、京東等平臺食品類企業全國銷售前十位。同時,我市還成立農業電子商務協會,517家涉農企業加入協會,為農業企業發展電子商務搭建組織平臺,開展電商對接、培訓等活動,形成了電商發展的良好氛圍。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