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工程占地520畝,總投資6億元,現在投資基本完成,目前是試營業階段,每日交易量在400噸,明年正式運行后,日交易量在1500噸,年交易額可達100億元,全部建成后,年交易額可達300億元。”日前,安陽市內黃果蔬城項目總經理趙金池向記者介紹,這里除了吸引內黃本地菜商入駐外,還將吸引山東、河北等周邊省份菜商,將被打造成一個“買全國、賣全國”的大型蔬菜集散地。
記者一行剛來到內黃果蔬城交易大廳時,感到這里很冷清。“凌晨1時,這里就熱鬧起來了。”趙金池看出記者的疑惑解釋道,這個交易大廳面積1.5萬平方米,比兩個標準足球場還要大,是全國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果蔬批發市場,然而內部承重鋼柱卻只有4根,目的就是方便貨車裝貨、卸車。在交易大廳北部,數棟銀灰色建筑整齊劃一、蔚為壯觀。
趙金池向記者介紹,這里地上部分是理貨區,地下部分是氣調保鮮冷庫。氣調保鮮冷庫是傳統冷庫的升級,通過調節氧氣、二氧化碳、乙烯的濃度,延長果蔬生命力,使其保鮮時間更長、保鮮效果更好。使用這種方法,可以使果蔬的損耗率降至3%至5%,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記者了解到,總投資20億元、占地1500畝的內黃果蔬城項目是省級A類重點項目,從開始建設就受到社會各界關注。去年項目建設中,內黃果蔬城就先后與北京新發地市場、上海蔬菜集團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分別建立了內黃果蔬城北京辦事處和上海辦事處,提前為果蔬找銷路。
“熟悉果蔬批發市場的人都知道,北京新發地市場、上海蔬菜集團分別是北京、上海果蔬市場的‘巨無霸’。就拿北京新發地市場來說,全年銷售果蔬量占整個北京市場銷量的百分之七八十,換句話說,北京人吃的水果、蔬菜百分之七八十是從新發地市場賣出去的。和這樣的巨頭建立合作關系,無疑給內黃果蔬城的商戶找了一個‘好婆家’,所以說,這里的果蔬不愁賣。”趙金池自信地說,“我們能做到天下果蔬看內黃。”
記者了解到,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激勵下,內黃果蔬城項目通過與甘肅武威保稅物流中心開展戰略合作,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把內黃果蔬等農產品銷往中亞及歐洲。“天下果蔬匯內黃、內黃果蔬甲天下的壯觀局面指日可待。”趙金池滿懷信心地說。
內黃是個農業大縣,全縣有108萬畝耕地,瓜菜種植面積達59.1萬畝,年蔬菜種植面積、產量、品種和交易量位居河南省之首。此外,內黃從位置上看,地處全國蔬菜生產腹地;從交通上看,處于京港澳、大廣、范輝、南林4條高速公路構筑的“井”字形框架中心,路網四通八達。
“內黃縣具備做大做強果蔬城的基礎和條件,無論是從蔬菜運輸集聚的時間還是距離來看,都是最經濟、最便捷的。”內黃縣負責人說。
當天18時許,記者從果蔬城出來,天色已晚,但是無論果蔬城負責人還是內黃縣有關負責人,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自信、自豪和對未來發展的期望。記者堅信,內黃果蔬城憑借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布局全國、放眼全球的戰略眼光,必將成為國內果蔬市場的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