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芹香沁人。第十一屆青島馬家溝芹菜文化節于11月26日隆重開幕。這個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等多種光環于一身的“馬家溝”芹菜,在近日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暨第十二屆昆明泛亞國際農業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據了解,本屆馬家溝芹菜文化節以“綠色、文化、科技、富民”為主題,由青島馬家溝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主辦,期間將舉行經濟文化發展高峰論壇,游園活動,馬家溝芹菜營銷活動,書畫、攝影、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名優產品展,羽毛球精英邀請賽、自行車環山騎行比賽等活動。
“以工業化的理念經營農業,將馬家溝芹菜打造成為中國芹菜之最。”馬家溝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蒲克峰介紹,今年8月份,青島征和工業公司接管了“馬家溝”芹菜示范園和品牌的運營。
據了解,“征和”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鏈條生產的企業,牽頭或參與起草制定了本行業12項國家標準、6項行業標準。其企業技術中心是平度市首家、全國行業首家通過國家級認定的技術中心。“國標制定企業運營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將更加有利于馬家溝芹菜品牌的提升,以及下一步深加工產品的開發。”李園街道黨工委書記陳勇說。
注重傳統與科技創新是馬家溝芹菜“成長”的不變路徑。作為正宗的地方名優品種,馬家溝芹菜種子曾搭乘“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進行航天育種。
“這是‘航馬1號’,它的色澤要比普通的馬家溝芹菜綠,呈深綠色,口感也更加清脆。那一片是‘航馬2號’,它的特點就是外梗呈獻出黃綠色,清脆鮮嫩。”馬家溝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蒲克峰,一邊忙著查看航空育種芹菜長勢,一邊說道,“目前,‘航馬1號’和‘航馬2號’在產業示范園內各種植5畝,根據長勢預測,畝產在8000斤左右。”
據介紹,選育出的馬家溝芹菜表現出了比較穩定的性狀,從今年8月中旬開始種植,到育苗、移栽和收獲,大致要經歷4個半月時間,預計2017年春節前后就可與市民見面。除了色澤和口感,航天育種芹菜的精品率更高,普通馬家溝芹菜5斤出1斤精品菜,航天芹菜3斤就可出1斤精品菜;營養也更加豐富,胡蘿卜素和維生素含量要比普通的高一些。
“目前,我們正依托馬家溝芹菜品牌影響力以及馬家溝芹菜的傳說,整合文王山、武王山、秦皇河、馬家溝芹菜健康養生園、千畝花海、樂義農業嘉年華等資源和鄉村民俗,在方圓12公里范圍內,沿2條軸線、建設7個特色景區,一個美食部落,打造四季均衡、周末高潮的城郊型的鄉村游目的地。”李園街道黨工委書記陳勇描述著即將展開的旅游畫卷,“特別是七公里秦皇河濕地保護區,將規劃總投資11億元、面積230公頃的生態旅游景觀帶。”
“食在平度,源味李園”,在打造“游”的同時,李園街道還在“食”上下功夫。目前,單是馬家溝芹菜就研制出了100多種做法,尤其是馬家溝芹菜與巧女張水餃的歷史典故完美結合,應運而生的花式巧女張水餃,更為特色小鎮和“源味李園”賦予了豐厚的內涵。以餃子為“引子”,李園在“食在平度”旅游品牌中,先行先試,讓餃子“吃出家的味道”,助力“芹韻小鎮,四季李園”特色旅游小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