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遠大空調集團的檢修課副課長,到石門天順茶葉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尹南權用3年時間完成自己的轉型。
初期創業 3個月虧損6萬元
中秋時節,尹南權辦公室,墻面掛著陸羽的《茶經》,辦公桌和地板上堆放著印有英文的各種茶葉包裝盒,空氣中漂浮著淡淡的香味。尹南權隨手拿著一盒褐色包裝的茶葉介紹:“這是眉茶,它以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而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
事實上,尹南權走上“茶道”,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選擇。“我的家鄉石門產茶,父母是茶場的下崗職工,我從小就接觸茶葉。”雖然石門茶葉品質優,但缺乏相應制茶技術和營銷手段。“石門春茶銷路不錯,而夏秋茶因入口澀、味重,基本上賣不掉。”尹南權表示,多年前廣東茶商盧次倫曾將石門生產的紅茶銷往英、法等國家,這給他帶來一定啟示。懷著對家鄉的特殊感情,2005年,尹南權辭去遠大空調集團的工作回鄉創業。
在父親朋友的介紹下,尹南權去浙江學習制作眉茶。3年后,他帶著制茶技術回到家鄉,在親戚朋友的支持下,集資了100萬元,創辦了石門天順茶葉有限公司。
結果辛辛苦苦生產出來的成品茶達不到出口要求,不到3個月虧損了6萬多元。為了改善眉茶口感,他曾連續熬了20幾個通宵,從眉茶的外形、口感著手研究,加入蜂蜜、糯米等多種原料改善口感。
國內站穩腳跟 國外打開銷路
尹南權在市場考察時發現,全國眉茶出口70%在浙江,浙江本地產的茶葉不適宜制成眉茶且價格高,而石門夏秋茶生產周期長、茶質濃,完全符合眉茶出口的原料標準。
經過多次實踐,石門天順茶葉有限公司制作的眉茶達到出口標準。尹南權開始考慮眉茶銷路。經過多次商談,浙江諸暨越都茶葉出口有限公司與其合作,出資300多萬元安裝了新的茶葉生產線,并包銷了所有的出口眉茶。
2008年,國際金融風暴席卷全球,給茶葉出口和內銷帶來很大困難。“當時資金鏈接不上,沒有錢收購茶葉。”尹南權稱,當時由政府出面,分期分批收購、付款,公司則及時與合作伙伴調整茶葉出口方向,靠三方緊密協作,才共同渡過難關。
經過4年多的打拼,石門天順茶葉有限公司眉茶制作工序從過去的17道改良到11道,共生產眉茶2000多噸,產值3000多萬元,遠銷沙特、迪拜等國家和地區。談到公司未來發展,尹南權表示,他下一步計劃把公司總部遷到長沙去,爭取在2015年以前逐步實現自營出口,實現生產、包裝、物流、出口一條龍的生產經營模式,尋求更廣泛的業務平臺和合作伙伴。
信息來源:常德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