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文林業局燃料供應處退休職工印淑清,從2004年退休起開始養豬,如今已有了當地最大規模的養豬場,年收入達到30多萬元。
剛退休時,印淑清在家閑著沒什么事。一次,她和朋友談起豬肉價格上漲的事情,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她動了養豬的想法。于是,她對吉文地區的豬肉價格進行調研,并到熟悉的養豬戶家中詳細詢問,覺得走養豬致富這條路可行。但自己一無資金,二沒技術,而且自己家的房子和院子也不大,沒法蓋豬圈。她向處領導說了養豬的想法和顧慮,幾天后,單位領導幫她聯系了場地,還為她在林業局工會辦理了無息貸款,并送去養殖方面的書籍。
印淑清在親戚朋友那里借來了幾萬元,購買了幾十頭小豬崽??粗恢恢慌趾鹾醯男∝i,印淑清的干勁兒更足了。每天她和丈夫鉆到豬舍里,為小豬添水加料,清理糞便,有時忙的連飯都顧不上吃,尤其是母豬生產時,她更是不敢掉以輕心,和丈夫就沒日沒夜地守在豬舍。每次母豬下崽,她都要掉幾斤肉,可看到大豬小豬平安,印淑清一點也不覺得累。
隨著市場需求日益增大,印淑清擴大了養豬規模,并在豬舍里安裝了自動飲水、采食箱、限位欄等設施。她還給豬圈安上了攝像頭,在家里就可以監視母豬的生活情況,親自動手制作了電熱板,專門在母豬生產時用,確保了豬仔的生活率。
為了掌握更多的養豬技術,她訂閱了大量的科技方面的書籍,掌握了一整套先進的養豬技術,能夠做到良種自繁,飼料自配,疫病自防自治。印淑清致富后不忘困難職工,積極帶領貧困職工致富奔小康。如今,印淑清的養殖場已擁有5座標準化豬舍,總面積達到600余平方米,每年出欄400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