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王浩春: 種蘑菇帶鄉親致富的90后陜北漢子

   日期:2014-09-1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43    評論:0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不少人更是想方設法的想進入“體制內”工作以求安穩。然而,有這么一個陜北90后小伙,他放棄了在礦務局月薪4000多元的工作,毅然返鄉創業,帶領村里的鄉親們一起發家致富,過上紅火日子。
 
  他叫王浩春,年僅24歲,是位典型的靦腆陜北后生。當同齡人大都還在校園里享受最幸福的時光或者剛邁出校門走向社會打拼時,他已經是一位管理著大幾十號人的少年廠長。雖然工人們都稱呼他為“小王總”,但正是這位“小王總”好幾次乾綱獨斷的決策讓這個生產食用菇的廠子越來越紅火,因此工人們也越來越“服”這位“小王總”。如今,他已經帶了村里30多名鄉親一起干,未來他還計劃讓周邊幾個村子的村民都加入進來一起致富。
 
  放棄工作暗下決心要幫村里鄉親們富裕起來
 
  家住陜北綏德縣艽園溝鄉高舍溝村的王浩春2010年畢業于山東煤炭高級技工學校,由于工種緊俏的緣故他順利就在臨沂礦務局找到了一份工作。當今大學生月薪普遍低于3000元,而四年前王浩春每月的工資就達到了4000元。然而漸漸的,他厭倦了這份工作。
 
  在外打拼掙錢的日子里,他每每想到父輩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背朝黃土面朝天的辛苦勞作,也未能改變生活的貧困時,便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幫村里的鄉親富起來,讓大家過上好日子。“雖然那時很穩定,卻再也不會有什么作為。”王浩春說,“還有就是受到父輩們的影響,覺得像他們那樣拼一輩子才夠爺們。”
 
  王浩春回鄉創業的念頭越來越強烈,直到去年5月份,歸心似箭的王浩春毅然回到了他土生土長的高舍溝村。僅僅一年多時間,最初的夢想開始暫露頭角。在韭園溝鄉寧靜的鄉間路上,放眼望去,一處平坦草灘地上的大型建筑房,格外惹眼醒目,這里正悄然孕育著一位90后的現代農業夢——食用菌種養殖。
 
  創業伊始認準方向在坎坷中不斷突破向前
 
  王浩春在一次外出考察中,意外發現“食用菌種養殖”市場前景非常廣闊,而這樣的現代養殖在當地還是一個空白,這讓他眼前猛地一亮。打這兒起,他就到處奔走調研,請專家反復論證。一番斟酌,他一門心思搞起了“食用菌種養殖”。
 
  掏出家底,又貸了些款,他籌集了700多萬元,啟動了項目。一塊20畝的草灘地開啟了創業之路,從土地平整、水電路到廠區等系列基礎設施建設,一切都要從零開始。他謀劃的項目也有人質疑過,但最終他沒有動搖自己的選擇,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幫助下,完成了所有審批手續,成立了綏德縣韭園溝鄉恒業現代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實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
 
  第一步往往是艱難的邁出,盡管已擁有了大型廠區、研發實驗室、先進的設備、豐富的原料。但在今年的5月份,由于液體菌種培育科技含量較高,技術人員經驗缺乏,出現了菌絲體發育不成熟,培養料碳氮比失調、培養料酸化等問題,導致無法出“菇”,直接損失了80多萬元。
 
  就這樣,王浩春的第一次菌種培育宣告失敗,此時的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分析和琢磨后,王浩春意識到光有研發室,沒有精湛的科研團隊萬萬不行。為此,在政府的支持下他參加全國食用菌新產品新技術博覽會暨市場流通峰會,通過和與會教授咨詢,從中國農業大學、山西農業大學、西北農業科技大學專門誠聘了經驗豐富的專家和技術人員指導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不斷加強液體菌種的培育能力。
 
  在試驗的三個月里,技術員凝神聚力,7月8日終于迎來了菌種培育的成功,此刻將意味著首批平菇、靈芝、杏鮑菇、黑木耳、金針菇、茶樹菇、秀珍菇、雙孢菇等多個品種的“液體菌種”培育成功。
 
  不忘初衷讓鄉鄰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
 
  “這個項目的建設,為村里帶來了無線生機,讓很多村民有了事干、有了錢賺、有好日子過。同時還將帶動更多外出務工青年回鄉創業,為他們送去創業的希望和動力。”艽園溝鄉黨委書記霍海軍感慨道。
 
  王浩春不忘初衷,在目前規模還比較有限的情況下就為30多名鄉鄰提供了就業崗位。他還為韭園溝鄉“幸福院”里的所有老年餐桌無償提供新鮮的食用菌菇,讓他們盡情享受這份溫暖。
 
  記者了解到,這里的工人主要從事蘑菇采摘和裝袋工作,強度相當低,工人們幾乎都是在不影響自己手頭事情的情況下就把錢賺到。
 
  “這里干活既干凈又衛生,也不會感到特別累,以前想過外出打工,現在好了,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還能照顧到老人孩子,真是高興。”馬連溝村的薛大媽樂呵呵說著。
 
  “浩春很有想法,有干勁兒,從回村到建廠投產,一路走來真是不容易,我可以說是個見證人。”高舍溝村黨支部書記王亞雄說,“一些群眾在這里不僅有了穩定的收入,每月不僅有兩天的帶薪休假日,還為每位員工購買了安全保險,他用人性化的管理,讓大家工作起來更加愉快、安心。”
 
  展望未來坦言希望得到政府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目前,一期育種間、養菌間和二期出菇間的廠房已建成投運。現在平菇已正式投產,日均生產新鮮食用菌7000公斤,已經向周邊縣區開始銷售批發了。項目總投資1600萬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200萬元,預計年生產能力達到2100噸,年產值1100萬元。
 
  王浩春向記者坦言,他現在壓力很大。“開弓沒有回頭箭,我現在必須要把這項事業做大做好,只要這樣才能帶動鄉親們增收。”王浩春說,“現在主要就是資金缺口比較大,希望政府能在資金和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王浩春向記者描繪,在未來爭取吧食用菇做成艽園溝鄉乃至綏德縣的特色,到時候只要政府向老百姓修一批大棚,他來負責向鄉親們免費發放種子和提供技術指導支持,到時候鄉親們就可以體面的賺錢了。說到這里,王浩春的臉上樂開了花,仿佛看到了那一天一樣。
 
  “現代設施農業必將是農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創業才剛剛開始,路還很長,困難還很多。”在“現代食用菌產業”前冠上“恒業”二字,王浩春有他的深意:永不放棄、持之以恒的事業。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