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黑龍江:做大做強地域優勢提純扶壯地理品牌

   日期:2015-10-2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783    評論:0    

  對于東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的教授王超來說,他人生最重要的紀念日不是他的結婚日而是他的甘藍“東農609”問世那一天。1988年他培育出了這個甘藍新品種,兩年后的國慶節,他在市場上一眼就認出了他的“第一個孩子”,那一刻,熱淚打濕了這個小伙子的前襟。之后,他又培育了東農610、611、612,根據人們需要和市場需求定位的這些品種,讓他拿到不少國家級、省級的科技進步獎項。下一步他希望通過輸入新的栽培技術,不斷進行種子創新,在我省建立起東北亞最大的甘藍基地。

  談到我省的綠色蔬菜,王超教授認為,“黑龍江資源稟賦,先天擁有良好的種植糧食和蔬菜的自然條件,我們一定要物盡其用。要想讓龍江的綠色蔬菜打開更大的市場,讓更多的人熟知和分享,我們接下來要做的是繼續加強和做好蔬菜的品種布局,即做好區域定位和品種定位。”

  王超教授介紹,黑龍江省擁有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興凱湖平原構成的世界“三大黑土地帶”;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氣候冷涼,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輕,農藥化肥施入少,工業污染輕,以上都是黑龍江發展綠色蔬菜所具有的優異前提條件,所以王超認為,政府相關主管部門一定要進一步做好詳盡調查,研究和思考究竟應該在哪些區域栽種一些什么樣的蔬菜種類更為合理,為龍江這塊寶地做好規劃,鞏固好龍江蔬菜的“綠色”品牌。他說:“目前,龍江綠色蔬菜已經成為省內外公認的‘名牌’。接下來我們要立足各地區位優勢和消費特點,突出發展幾種模式的蔬菜生產基地,即‘城郊型’、‘出口型’、‘外銷型’和‘特色型’。”

  “呼蘭的大蔥,阿城的蒜,雙城的菇娘不用看”,相信黑龍江人都熟知這句順口溜。這句話就是王超教授提出的“特色型”蔬菜生產基地。望奎的“黃麻子”土豆、呼蘭的韭菜、依蘭油豆角、雙城的西瓜、寶清的猴頭、鐵力的山野菜……王超教授告訴記者,“全省有20種左右這樣的地產特色名優蔬菜,這些蔬菜往往有栽培和消費歷史,早已成為‘地理品牌’。但這些品牌蔬菜或因為歷史品種種性退化,或因為水土流失,環境污染,或因為資金短缺、產銷不對路而遭遇瓶頸,亟須品種‘提純扶壯’,修養土地,注入資金,完善和延長產業鏈,繼續充分發揮它們的品牌效應。”

  王超教授提出,“現在我們蔬菜的綠色品牌已經打下,要做的是,對內對外,我們都要推廣,疏通渠道,找準時機,有的放矢。以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大慶等大中城市為主,重點發展產銷對路的‘城郊型’設施蔬菜。以雙城、阿城、北林、安達、海林、林甸、富拉爾基等基礎設施較好的縣(市、區)為主北菜南運,重點發展油豆角、秋番茄、大白菜、甜玉米、胡蘿卜、綠花菜等優質南銷蔬菜。外銷蔬菜一定要和南方的高山蔬菜、壩上蔬菜和壽光菜打好時間差,提前打通銷路。”

  王超教授又著重解釋了蔬菜“出口型”,“據我了解,俄羅斯人喜歡的蔬菜品種有番茄、甘藍、胡蘿卜、圓蔥、黃瓜等,再具體講,他們喜歡的番茄品種是大而少汁的‘以色列大紅’或是‘美國大紅’,喜歡紅心、紅皮的獨頭胡蘿卜,喜歡黃皮兒的洋蔥和又硬又沉的鐵頭甘藍,等等,這就要求我們要有的放矢。黑河、綏芬河、虎林、撫遠、嘉蔭、東寧等14個邊境市、縣,蔬菜品種選擇的重點就可以契合俄羅斯遠東1000萬人口的消費習慣,有側重的種植適于對俄出口和過境的蔬菜種類。”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