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劉建民:生態種養帶富眾鄉鄰

   日期:2015-04-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870    評論:0    

  劉建民,在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沙流河村被譽為“種養能手”。菜農王艷昌稱贊說:“在我們這兒搞種養業,建民最‘牛’。大家遇到難題他都會幫一把,是大家公認的土專家。”

  據了解,近幾年來沙流河村劉建民依靠自己的蔬菜大棚,發展“豬——沼——菜”種養模式,不僅富了自己,還帶領眾鄉鄰走上了生態致富路。

  今年41歲的劉建民,初中畢業后,打過工、賣過菜,但收益卻不明顯。1992年,他到玉田縣進貨時發現大棚蔬菜能夠錯季上市,市場需求量大,便萌生了發展大棚蔬菜的念頭。于是,他在自家責任田里建起了蔬菜大棚。一年下來,1畝多地的大棚蔬菜就賺了5000多元。

  第二年,村里著手規劃建設棚菜種植基地。躊躇滿志的劉建民向親戚朋友借款,投資10萬元在基地內建起了兩個占地3畝的蔬菜大棚。正當劉建民準備大干一場時,長勢正旺的黃瓜秧苗一夜之間全打蔫兒了,葉片上長滿了黃斑和黑毛。他急得吃不好飯、睡不好覺。通過翻閱書籍、查找資料,最后確定黃瓜秧苗得的是霜霉病。由于采取了緊急救助措施,秧苗恢復了正常。經過這次波折,劉建民開始如饑似渴地學習種植技術,參加鎮里、區里組織的培訓班。有經驗的種植戶、農業技術員都成了他虛心求教的老師。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的摸索與實踐,劉建民很快掌握了棚室蔬菜種植技術,成為基地內響當當的“蔬菜狀元”,前來求經問計的絡繹不絕。1999年,他又擴建了兩個棚室,種植面積達7.4畝。

  新思想催生新觀念,新觀念助推新發展。劉建民在參加培訓中,得到這樣一則信息:在菜棚內建豬舍和沼氣池,是很好的生態種養模式。于是,他主動與區新能源辦公室聯系,在技術人員的幫助指導下,劉建民把自家4個蔬菜大棚全都改造成了集豬舍、沼氣池、棚菜于一體的生態系統設施。在搞好棚菜管理的同時,劉建民購進了4頭母豬,開始致力于母豬的喂養。第二年春天,4頭母豬陸續產下小豬。

  “豬糞直接沖入沼氣池,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沼渣、沼液是蔬菜的好肥料,既減少了化肥、農藥的投入,又能有效防治病蟲害,效果好著呢!”談起自己的“豬——沼——菜”立體種養模式,劉建民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劉建民的棚室蔬菜還順利通過了河北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種植的黃瓜、西紅柿色澤鮮艷、口味好,深受消費者的青睞。目前,他飼養母豬6頭,年出欄仔豬120多頭。近幾年來,劉建民種菜、養豬的年收入一直穩定在8萬元以上,他本人連續4年被區農牧局命名為“十大種植能手”。

  劉建民在自己致富的同時,還主動幫助其他菜農解決技術難題。特別是對新來的菜農,他總是耐心幫助。“劉大哥技術水平高,人品更是沒得挑!”來自玉田縣尚莊村的菜農陸長安深有感觸地說。2000年,陸長安來沙流河村種植棚菜。由于是“門外漢”不懂技術,一時間無從入手。為這事,夫妻倆沒少吵架。劉建民得知情況后,主動給他們當技術指導。如今,陸長安也成了園區里的種植能手,年收入5萬多元。

  一天夜里,村民劉艷家的母豬難產,找到劉建民。他二話沒說穿上衣服就來到圈舍,給豬打了一針,使母豬轉危為安,挽回了近千元的損失。“劉大哥就是這么個熱心人,不管誰求到他,從沒說個不字!”這是農戶們對他的一致評價。據了解,基地內大部分農戶都得到過劉建民的幫助,大家一有時間就到他的大棚里坐坐,學學技術,分析行情……劉建民的菜棚儼然成為基地里的技術指導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目前,基地已有16家建起“豬——沼——菜”立體種養模式。

  談到今后的打算,劉建民信心十足:組建一個專業合作社,把基地內的農戶聯合起來,注冊一個商標,打出自己的無公害蔬菜品牌,加強管理、降低成本、統一銷售,帶領大家謀求更大的經濟效益。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