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收一般于夏、秋季莖葉枯干倒苗后采挖,南方各省可在7-8月進行。方法是:選晴天,用要鋤順壟挖12-20厘米深的溝,逐一將半夏塊莖挖出,抖落泥土,清除藥材表面的粗皮及須根即可。二、加工將鮮半夏的泥殺洗凈,按大、中、小分級,分別裝入麻袋內,先在地上輕輕敲打幾下,然后倒入清水缸中,反復揉搓,或將莖塊放入籮筐里,在流水中用木棒撞擊或用去皮機去皮。洗凈后再取出晾曬,并不斷翻動,晚上收回,平攤于室內(不能堆放,不能遇露水)。次日再取出,曬至全干或半干,亦可拌入石灰,促使水分外滲,再曬干或烘干。注意曬時應在清晨太陽出來前攤放在曬場上。若等曬場曬熟后再攤放,半夏易被燙熟,質地堅硬變黃。更不可暴曬,否則不易去皮。如遇陰雨天,可在炭火或爐火上烘干,但溫度不宜過高,一般應控制在35-36℃之間。在烘干時要用微火烘,并經常翻動,力求干燥均勻,以免出現"僵子",造成損失。注意半夏有毒,如用手摸半夏后可擦姜汁解毒。如出口半夏,還需進一步加工,即將生半夏按等級過篩,剔除較小的個體,再"回水",把半夏倒入水缸里浸泡10-15分鐘,用工具反復輕輕揉搓,然后撈出曬干,揀去帶有霉點個體不全、顏色發暗等不符號標準的個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