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栽培天麻所采用的基礎培養料各有不同。在陜西漢中地區多,采用河沙作為基礎培養料,在吉林通化地區,多采用腐殖土作為基礎培養料。也有的采用闊葉樹木屑加沙或稻殼加沙作為基礎培養料。沙子培養料的最大優點是透水性良好,但所含營養物質很少;選擇半腐熟落葉的腐殖土作培養料較好,但不可混進底層的黑土。生產實踐證明,木屑加沙,稻殼加沙、半腐熟的落葉加沙作為基礎培養料,比單獨用沙作不培養料好。因為木屑、稻殼、半腐熟的落葉都含有很多纖維素、木質素等,是蜜環菌需要的營養物質。蜜環菌不單純從菌棒、菌枝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基礎培養料的營養越豐富,蜜環菌得到的營養物質也越多,供給天麻的營養也越多,天麻才能高產。如果往培養料中加入0.2%的磷肥和0.35的磷酸二氫鉀,再加入2%的石膏、2%的蔗糖或甜菜糖,或在天麻生長進入旺期,以常噴1%的糖水,或10%~20%馬鈴薯煮液(在糖水和土豆水中如果加入10毫克的維生素B1,或加0.01%的三十醇),效果會更好。但不要噴得過多,基礎培養料的溫度不能超過70%。
但也有不用上述培養料獲得天麻高產的。如湖北省鄖縣藥材公司創造的用施底肥、蓋薄被的辦法,獲得天麻豐產。他們的辦法是:
①選好麻地后,翻挖,活土層要求深40厘米。挖寬、深各40厘米,長3米的坑。
②在坑內放2~3厘米厚的芝麻稈或每6厘米見方放一截新鮮嫩木棒,上放松土7~8厘米,按菌棒夾菌材或菌材夾菌棒的方法栽培天麻。用3/5的油沙土,與2/5的闊葉鋸末或稻谷拌均勻,填充空隙。
③蓋薄被。把各種粗細鮮枝剁成3~5厘米長,均勻地薄蓋一層(即薄被),上面再蓋些油沙土至平地面為止。上面蓋些落葉枯枝。這樣,逐行逐行地進行栽培,行距15~20厘米,就可獲得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