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通常把母畜分娩后4~7天以內的乳汁叫做初乳。初乳從外觀上看,初乳較濃稠,呈淡黃色,略帶咸味或臭味。初乳具有特殊的化學組成及生物學特性,其所含營養成分則較常乳區別很大,初乳是新生幼畜最初幾日內無以替代的最佳營養食品。
一、 初乳的營養價值
初乳所含營養物質極為豐富,其干物質的含量高于常乳的1.5~2倍,初乳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牛的初乳中含蛋白質達17.5%,豬和羊達到20%左右,一般均超過常乳的好幾倍。其中球蛋白、白蛋白和酪蛋白的含量極為豐富,則分別高出常乳的13.6倍、2.5倍和2倍以上。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能為新生幼畜的腸粘膜吸收利用,具有抑制和殺滅多種病原微生物的功能。初乳中含有豐富的鹽類,其中鎂鹽含量比常乳高出一倍以上,具有剌激腸胃道產生的輕瀉作用,有利于幼畜胎糞的排出,同時,初乳的酸度一般高于常乳的2倍以上,初乳進入胃腸道內亦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與活動。初乳中維生素A、C、D等的含量也極為豐富,其中維生素E的含量達3600~5400微克/千克,為常乳含量的7倍;尤其胡蘿卜素的含量為900~1620毫克/千克,比常乳高12倍以上。另外,初乳中還含有較多的無機鹽,其中鎂、氯、磷、鐵、鈣等的含量均極高,它們共同的作用決定了初乳的緩瀉性、咸味和酸度。這些物質一經幼畜攝食,不經腸道分解,即可為腸壁吸收進入血液,增加血漿蛋白。初乳更重要的是,初乳中含有白細胞及大量的免疫抗體、酶及溶菌素等,由于家畜體內的結締絨毛膜胎盤不能循環傳遞免疫性抗體給胎兒,所以新生仔畜只能依靠吮食初乳中含有的抗體或免疫球蛋白來形成自體的被動性免疫,以增進對各種疫病的抵抗力。隨著母畜產后時間的向后推移,初乳的營養成分也很快發生明顯的變化,其乳汁變稀,各種營養成分含量下降,分娩一周后,初乳的營養降到與常乳大體相同。因此,幼畜生后必需適時得到充分的初乳,才能保證其體質健壯和生長發育的要求。
二、 初乳的科學利用要點
1、 早給初乳:仔畜出生后,開始吮食初乳的時間應該是越早越好。據試驗表明,攜帶抗體的大分子的免疫球蛋白,只有在幼畜出生后較短時間內被攝食進入消化道,才有可能被完整地吸收利用。一般認為,在犢牛出生36小時以后就不可能吸收利用完整的蛋白質分子了。因此,盡可能早給初乳,可望促使其消化道內的乳酸菌的生長繁殖占據上風,若初乳喂的時間過遲,會造成胃腸道處于堿性環境中,乳酸菌的繁殖活動會因腐敗菌類的抑制而陷于被動,會誘發腸道疾病的發生,所以必須盡早喂給初乳。要求犢牛在生后30~50分鐘;豬和羊在生后半小時內,即應吃上初乳,以利于幼畜的生長和發育。
2、 人工輔助哺乳:幼畜吮食初乳的過程中,有時會遇到少數母畜因不認識自已的仔畜或有痛感而拒絕哺乳,此時,畜主或飼養人員應及時進行輔助,一方面將分娩的母畜乳汁、羊水或尿液等涂擦于仔畜體表,讓母畜通過嗅覺來認同仔畜;同時可輕輕按摩乳房,穩定其性情,慢慢訓練其習慣讓幼畜吮乳。若遇個別仔畜不會吮乳時,飼養人員可先將乳汁擠在手指上少許,然后將手指伸入幼畜口中誘其舐食,繼而再將幼畜嘴 巴抱向母畜乳房,經反復訓練幾次,即可正常哺乳。此外,仔豬初次吃乳時還應固定乳頭,防止大欺小,強欺弱等造成弱仔畜發育不良。
3、 非新生幼畜借喂初乳時需要進行稀釋:因為初乳較濃稠,所含干物質要比常乳高出1.5~2倍以上,但其初乳中的濃厚的營養構成未必能為非新生幼畜消化和利用。所以,如遇母畜分娩一周以后已進入常乳期時患病或死亡,致使幼畜缺乳或無乳,非新生幼畜需要借喂另一 臨產母畜的初乳時,則應以2份初乳兌一份清潔的溫開水或2份常乳的比例,將初乳進行稀釋后再用來喂新生幼畜,以利于幼畜的消化和吸收。
4、 新生仔畜失乳與人工初乳的配制:在飼養實踐中,必須盡可能讓每個新生仔畜都能吃到初乳,以利其日后的生長發育。如遇分娩后母畜死亡,可從其乳房中將初乳擠出,加熱到38℃哺喂仔畜;若遇母畜產后無乳,則幼畜可借用與它同期分娩的母畜的初乳。在沒有同期母畜分娩的情況時,就必須人工進行配制初乳,其方法是:按每千克常乳加5~10毫克青霉素或等效的其它抑菌素、雞蛋4個、魚肝油4毫升配成人工初乳,另加蓖麻油100毫升,或采用:常乳750毫升、加入新鮮雞蛋3個、新鮮魚肝油15毫升、食鹽10克。將其進行充分搖勻后,并加熱到38℃,制成人工初乳,用以飼喂幼畜。
5、 初乳的保存;初乳的保存方法一般有冷凍法、自然發酵法和添加防腐劑等方法。其中較好的是冷凍保藏,但因設備投資大,目前難以在農戶中普及。自然發酵法,尤其是在高溫季節很快會腐敗。添加防腐劑,已采用的有丙酸、甲酸、或乳酸菌等。但近年來在初乳中添加0.5%二氧化氯,其效果較好,經保存半個月后喂犢牛,犢牛生長發育良好。是保存人工初乳的一種較好的方法。
6、 人工哺乳時的注意事項:①人工哺乳的適宜溫度。人工哺乳時的乳汁溫度宜保持在37℃~38℃,上下溫差不超過1℃,以防因乳汁過冷或過熱剌激消化道而引發炎癥。②采取定時定量給乳。不可過饑或過飽,一般標準是:出生犢牛,每晝夜3~4次,每次1~1.5Kg;新生羔羊,每晝夜6~8次,每次50~60毫升;新生仔豬,每晝夜8~10次,每次30~50毫升。喂時均需視不同畜別和個體大小而靈活掌握,一般以稍稍吃飽為宜,不可過食或饑餓。③搞好衛生與消毒。一切用于盛乳或哺乳的工具、皿、瓶、管等之類,均需嚴格保持清潔衛生,每次用后,一定要洗刷干凈,進行蒸氣或煮沸滅菌,以避免因哺乳用具不潔而造成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