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飼料產量突破1200萬噸 水產飼料大幅增長
水產料和豬料生產大幅增長,彌補禽料不景
近日,記者從廣東省飼料工業辦公室獲悉,雖然去年我省飼料行業受到國內禽流感、豬鏈球菌、孔雀石綠等突發疫情的影響,但全年生產總量仍然實現了穩步增長。經初步統計,2005年我省全年飼料產量突破1200萬噸,同2004年相比增長了15.6%,占全國飼料總量的1/9。省飼料辦羅建民副主任分析,進入2006年以來,飼料行業市場開始從去年第四季度的低迷狀態中逐步恢復,但速度較慢;今年全年我省的飼料產量仍呈現穩步增長的勢頭,年總產量預計將在2005年的基礎上增長70萬-80萬噸。
2005:多事之秋
對于飼料行業來說,2005年是“多事之秋”。
南方希望廣東片區李維峰總經理回顧,去年每個季度都有“事件”影響飼料行業。第一季度,擔心禽流感。在2004年春季禽流感暴發一整年的時候,養殖戶普遍不敢大規模補欄,禽類存欄量比較少,影響了禽料的銷售;第二季度,豬鏈球菌事件。從四川到全國的養豬產業遭受沉重打擊,以生產豬料為主的飼料企業損失慘重;第三季度,孔雀石綠事件。以水產料為主的飼料企業日子一度難過,但是恢復較快;第四季度,國內暴發禽流感。在廣東,飼料企業在原本銷售量占全年一半左右的銷售旺季,跌入全年市場行情的最低谷。
廣州兆華金豐農牧實業有限公司歐顯華總經理認為,全年我省的飼料行業經歷了一個從大喜到大悲的過程,對廣東影響最大的,還是第四季度國內接連暴發的禽流感,廣東飼料占據最大分額的禽料市場跌入寒冬,豬料行情卻因禍得福。
生產總量增長15.6%
羅建民介紹,雖然去年飼料行業內事件不斷,但是我省的飼料產量卻依然保持了穩步增長的勢頭,初步統計數據比去年年底估算的1060萬- 1100萬噸的全年產量還要多出100多萬噸。其中,配合飼料總量1150萬噸;預混料29萬噸,增長幅度最大;濃縮飼料產量萎縮,去年產量20多萬噸。按照品種分析,肉禽料仍然占據著最大的市場份額,530萬噸的產量,占全年總量的44%,同比增長14%;而蛋禽料則出現了明顯的減產,全年產量110萬噸,減產7%;增長幅度最大的是水產飼料,全年229萬噸,占總量的19%,同比增長28%;另外對總量增長貢獻較大的是豬料,310萬噸的產量,占全年總量的26%,同比增長20%。
各飼料企業去年的狀況與全省的整體形勢基本一致。據了解,南方希望廣東公司2005年全年銷售30萬噸,比2004年增長36%;廣州兆華金豐全年銷量10.2萬噸,同比增長85%。
廣東飼料行業在逆境中為何仍能穩步增長?中國飼料工業協會華南信息中心嚴炯均工程師認為,水產料和豬料產量的大幅增長,以及上半年的良好市場行情,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企業的損失。
2006:謹慎樂觀
進入到2006年以來,飼料市場行情和禽類產品一道,在節日消費的帶動下開始從低谷向上攀升,逐漸恢復。2月6日,香港出現了野鳥感染禽流感死亡的病例,業內人士分析,按照目前廣東家禽的存欄量和孵化廠的雞苗量估算,香港出現疫情后,廣東孵化廠損失約2億元,家禽養殖損失近10億元。 “香港死一只鳥,廣東損失12個億,這還不包括飼料行業的間接損失”,歐顯華說。
李維峰認為,2006年第一季度的市場行情與2005年比較相似,飼料市場的走向,尤其是禽料市場仍不明朗。歐顯華分析,今年禽料市場的變數很大,難以預測,但豬料行情將基本保持穩定,而水產料則會延續去年的強勁勢頭,生產量繼續增長,但由于競爭激烈,效益會有一定的下降。
羅建民副主任對今年我省飼料的前景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他認為,香港疫情對廣東影響時間不會太長,而今年中央有關新農村建設,加大扶持 “三農”的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以及《畜牧法》的正式實施,都將從政策上保證飼料工業的健康發展。只要我省境內沒有大規模的突發疫情暴發,飼料行業今年還會呈現穩定增長的勢頭。
省內各飼料企業對今年的市場也保持了足夠的信心。兆華金豐新的生產車間將在近期投入生產,預計全年產量同比增長70%,其中豬料和水產料都將實現產量翻一番的目標,禽料也要向增長50%的目標努力。南方希望廣東公司把今年的銷量目標定在了50萬噸,李維峰表示,今年公司將新建飼料廠1 -2家,目前還在積極探索與廣東行業內優勢企業的合作,實現在廣東的強強聯手。美國農業部公布2月供需報告,全球2005/06年度玉米產量預估為6.8376億噸,1月報告預估為6.8351億噸;全球2004/05年度玉米產量預估為7.0838億噸,1月報告預估為7.0832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