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別名醋柳,胡頹子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灰色,表面、背面都有銀灰色鱗毛。春季先葉開花,花細小,黃色。果實橙黃,球形成卵形。
1.營養和食用價值?,F代研究證實,沙棘果實中富含蛋白質及17種氨基酸、油及脂肪酸(揮發油、植物油、不飽和脂肪酸等)、糖類(葡萄糖、果糖等),15種微量元素(鉀、鎂、鈣、鐵、鋅、鈉、銅等),以及多種維生素(B1、B2、B6、B12、c、E、胡蘿卜素、葉酸等)。沙棘果實中含有的有益成分,許多居植物果實之首。其新鮮果實味酸稍帶苦澀,不宜生食。但經過冬季冰凍后,果實變為酸甜,芳香味美,可生食。果實除鮮食外,還可加工制作果汁、果酒、飲料、果醬、花糖、糕點、果丹皮等系列產品。
2.藥用價值。沙棘(果實)是祖國傳統的民族藥材?,F在仍是藏醫、蒙醫、維吾爾族的常用藥材,藥用其干燥果實和浸膏,現代又開發出“原汁”、“口服液”、“油劑”等。沙棘“性溫、味酸澀、入肝、腎、大小腸徑”,有“利肺化痰、止咳祛痰、消食化積、活血散瘀等功能,用于咳嗽痰多、胸滿、消化不良、胃痛、跌打撲瘀腫、閉經”等癥。
沙棘果實提制的多種維生素、黃酮素等藥品對高血脂、冠心病、缺血性心臟病、高血壓、胃病、十二指腸潰瘍、消化不良、慢性咽喉炎、肺氣腫、慢性氣管炎、口舌生瘡等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癥狀和呼吸系統疾病都有良好的療效。沙棘的果汁和根皮、莖皮還有抗癌作用和抗老作用。
3.用途廣泛。沙棘的種子含油率12%—31%,油中含油酸及亞油酸58.7%—69.3%。沙棘油是制造高級潤膚脂、洗發膏等日用化工產品的原料,還可供食用,但主要還是用于制藥工業。沙棘樹葉中含有油脂、鞣質、(www.nczfj.com)碳水化合物、果酸、維生素c、E、黃酮醇等成分,嫩葉可炒制茶,老葉加工后,可作家禽、家畜的飼料。其材質堅硬,可作小型家具及工藝品。沙棘還是盆景的優良樹種。
4.適應性強。沙棘不擇土壤,對氣候條件的要求不嚴。在干旱脊薄的丘陵山區、沙地上種植,仍能正常生長發育。耐濕、耐鹽堿、耐高溫燥熱、抗風、抗寒、固氮能力很強,是綠化荒山、荒灘,固沙改土,水土保持的優良樹種。在季節性積水的河灘上,山溝及庭院低洼地里,植株生長旺盛,樹高可達10米。我國從南到北大部分地區均可種植,云南、四川、陜西、山西、河北等都有生長,近年種植發展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