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發酵飼料的生產技術

   日期:2016-07-0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10    
微生物發酵飼料生產形式多種多樣。應用微生物可利用廉價農業和輕工副產物生產高質量飼料蛋白原料,同時使飼料富含高活性有益微生物及其活性代謝產物。筆者所在微生物發酵課題研究小組經過8年多研究,在前人微生物發酵生產研究基礎上不斷獲得突破進展,最終形成獨特的可移動式飼料發酵生產技術,本文即對傳統發酵及該課題組最新發酵技術成果分述于下。
  1 生產菌種選用基本原則
  1.1 安全性
  ① 菌體本身不產生有毒有害物質;
  ② 不會危害環境固有的生態平衡。
  1.2 有效性
  ① 菌體本身具有很好生長代謝活力,能有效地降解大分子和抗營養因子,合成小肽和有機酸等小分子物質;
  ② 能保護和加強動物體微生物區系平衡,促進動物健康。這種功效主要指能有效地提高和維護有益微生物在動物消化道中數量優勢。它可以通過2種方式來達到目標:發酵飼料所用菌種本身就是從目標動物消化道中分離出來的有益菌,通過飼喂高比例發酵飼料可以直接提高動物消化道中有益微生物數量,使有益微生物形成優勢。另一種方式是生產菌種或代謝產物可以選擇性地殺滅或者抑制有害微生物,從而造成有益菌數量優勢。實現這種途徑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比較常用的有:耗盡氧氣,降低體系氧化還原電位;降低環境pH值;代謝物中含有能選擇性殺滅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抗菌物質。
  2 發酵飼料生產技術
  除了生產菌種以外,生產工藝也是決定發酵技術成敗的要素。到目前為止,國內外關于發酵飼料生產技術或生產工藝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2.1 青儲
  有利因素:傳統工藝,歷史悠久,技術成熟。
  限制因素:季節性強,原料必須新鮮;只能就地利用,基本不能遠距離運輸;開窖后必須在短時間內用完;目前僅限應用于反芻動物領域。
  青儲飼料研究歷史很長,有專門論著,筆者在此不再贅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曹利軍和韓鵬主編的“青儲飼料標準化生產技術”,針對生產實際提出了很好的技術方法,有很好參考價值。
  2.2 利用有機廢水生產單細胞蛋白或蛋白原料
  這種技術主要是用于有機廢水凈化處理。有機廢水主要來源于造紙、酒精、氨基酸和有機酸工業所產生的廢水。
  在20世紀60年代,國外曾選用生長速度很快的熱帶假絲酵母,采用液體連續培養處理造紙廢水,但是生產的酵母有苦味,很難在飼料中應用。80年代末,我國工程院院士倫世儀先生領導的課題組用熱帶假絲酵母連續培養處理酒精廢水,生產的酵母有較好適口性,但是由于廢水中有機物含量比較低,培養液中干物質得率不超過1.0%,基本沒有商業價值。
  西歐和北美等發達國家,特別是日本、荷蘭和芬蘭等國,在有機廢水處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研究和生產處理費用。可以說,在有些發酵產品生產中,廢水處理設備投入甚至要超過發酵設備的投入。目前,在荷蘭和芬蘭,它們本國不生產酒精、氨基酸和有機酸等大宗發酵產品,并不是它們的生產技術不發達,而是它們不愿意污染它們寶貴的水源。我國的谷氨酸、賴氨酸、檸檬酸和酒精的發酵產量是世界第一,并不是我們的發酵水平、提取技術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而是我們犧牲了生態(主要是水源)的潔凈所獲得的暫時利益的結果。即使是目前的酶制劑產品,我國的產量在世界也是處于領先地位,但是主要技術還是從丹麥、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引進,甚至有些生產企業純粹就是它們獨資。
  2.3 固態好氧發酵生產飼料蛋白原料
  這種生產方式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很流行,在全國各地都有推廣應用。其中比較著名的是郭維烈先生倡導的微生物組合發酵生產4320菌體蛋白,這種技術充分利用了微生物間的相互作用(同生、互惠同生、共生、競爭和拮抗等多種關系),原料不需要嚴格消毒就可以直接用于接種培養,從而極大地簡化了生產工藝,降低了生產成本。
  接種的微生物主要是熱帶假絲酵母,這種酵母生長繁殖速度很快,代謝旺盛,能高效地把農副產品轉化成菌體物質。
  但是,與傳統發酵工藝一樣,4320發酵成品也需要干燥,否則容易腐敗變質。另外,這種工藝的機械化程度較低,這也是傳統固態好氧發酵的共同缺陷,需要較多人工用于物料的翻拌、散熱等繁瑣操作。
  隨著勞動力成本和能源價格不斷上漲,目前這種技術優勢也正在逐步喪失。按目前生產工藝計算,每噸4320蛋白加工成本(除原料以外的所有費用)至少在800元以上。
  2.4 固態厭氧發酵高活性生物飼料
  為了克服4320蛋白發酵技術的不足,近年來,我國很多科研工作者提出了多種簡便的微生物厭氧固態發酵生產技術。相對于好氧發酵,厭氧發酵的能耗低,微生物代謝產生的熱量也要小得多,生產過程往往不需要翻拌散熱。發酵產品只要密封得當,即使長期存放也不會腐敗變質。
  目前比較典型的固態厭氧發酵生物飼料的成功例子主要有二種:一種是適合于養殖戶自產自用的袋裝發酵飼料;另一種是屬于規模化流水線生產的袋裝發酵飼料。它們接種的微生物基本一致,主要有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桿菌。
  適合養殖戶自產自用的發酵袋是一種普通的密封包裝袋,物料接種以后裝入,再將袋口用繩扎緊,物料含水量在30-40%之間。開始時酵母菌消耗袋內殘留氧氣進行增殖和呼吸代謝,同時也為乳酸菌創造一個厭氧生活環境。然后,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糖酵解,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乳酸菌也同時增殖、代謝,產生有機酸。隨著袋內氣壓不斷增加,不斷有二氧化碳帶者酒精和有機酸排出袋外,飼養員可以根據排出的酸香味來判定物料發酵的成熟度。
  有氧發酵階段:C6H12O6 + 6 O2 → 6 CO2 + 6 H2O
  無氧發酵階段:C6H12O6 → 2 CO2 + 2 C2H5OH(乙醇)
  在夏季,發酵3-5天就有明顯酸香味。在冬季,時間需要延長。如果環境溫度低于12度,發酵就有可能歸于失敗。酵母在低溫下長期代謝低下,不產生二氧化碳,使得外界氧氣能長時間與接種的乳酸菌接觸,會導致乳酸菌活力大減,甚至死亡。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