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種是養魚的首要物質基礎,是獲取高產高效的重要條件之一。魚種質量的優劣是決定生長速度并影響飼料系數的關鍵因素。品質優良的魚種具有對飼料的消化吸收率高,飼料系數低和生長速度快等優點。因此,一定要選擇遺傳性狀優良,體質健壯,無病無傷,規格整齊的魚種進行放養。
二、放養模式
在放養模式上,應突出主養魚,適當搭配其它魚類,而且同品種魚類的放養規格應一致。在同一池塘內放養的魚種在食性上應無沖突,以免造成飼料利用率的下降。
三、投喂管理
選擇投喂品牌配合飼料。一般魚種階段的日投喂量為吃食魚體重的4%-6%,成魚階段為1.5%-3%。具體的投喂量應根據天氣、水質、魚的攝食情況靈活掌控。天氣晴朗,水質良好,魚攝食旺盛,可適當多投喂,反之,則少投喂或不投喂。
四、水質管理
魚兒離不開水,水是魚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良好的水質,可以促進魚類健康生長,減少魚病發生,提高飼料利用率。因此,在養殖過程中,特別是在魚類生長旺季,一定要保持池水的肥、活、嫩、爽。主要是做好以下四點:一是合理施肥,保持池水肥度。二是適時加換水,保持池水清新。三是使用生石灰,調節PH值。四是適時開啟增氧機,保持池水溶氧充足。在增氧設備因故障不能使用時,可采用拋撒粒粒氧等應急措施增加池水溶氧。
五、魚病預防
養殖過程中一旦引發魚病,就會影響到魚類的攝食,患病的魚即使攝食,對飼料的消化吸收率也低,造成飼料的極大浪費。因此,在養殖過程中,一定要重視魚病預防工作。主要的防病措施有:一是挖除過多淤泥,徹底清塘消毒,殺死各種病原體和野雜魚;二是選購優質魚種放養,魚種放養前,要進行消毒處理,嚴禁傷、病魚種入池;三是平常要及時加換新水,并定期潑灑生石灰和消毒劑進行水體消毒,調節水質;四是定期投喂藥性餌料,增加免疫力,減少魚病的發生。
六、輪捕輪放
成魚捕撈。魚的生長規律表明,其個體規格越大,相對生長速度越慢,飼料系數也明顯上升。因此,在養殖生產中,應將成魚適時起捕銷售,將飼料系數控制在較低范圍,以提高養殖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