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科
KadsuralongipedunculataFinetetGagnep.
常綠藤本,小枝灰褐色或褐色,有皮孔。葉薄革質或軟革質,長圓狀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有時為狹倒卵形或橢圓形,長5―10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常有疏鋸齒,側脈5―7對;葉柄長l―2.5厘米。花單性,雌雄異株,單生于葉腋,黃色,有香氣:花梗細長,花后下垂,長3―6厘米;雄花花被片8―17片;雄蕊多數;雌花花被片與雄花相同;心皮40―60枚,聚集成球形。聚合果近球形,直徑2.5―5厘米;漿果40―50個,熟時鮮紅色或深紅色,卵形,肉質。花期5―6月。果期9―12月。
產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貴州、四川、江西、浙江、福建。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坡林緣或路旁灌叢中。種子繁殖。
南五味子,葉鮮綠光澤,花具香味,聚合果紅色鮮艷,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適宜于園林及家庭庭院棚架綠化,也可在屋頂及陽臺栽培觀賞。全株可入藥,有行氣活血,祛風消腫、殺蟲的功效;果實含揮發油、有機酸、蛋白質、脂肪油和果膠,味甜,可生食。莖皮纖維供制繩或紡織用。
KadsuralongipedunculataFinetetGagnep.
常綠藤本,小枝灰褐色或褐色,有皮孔。葉薄革質或軟革質,長圓狀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有時為狹倒卵形或橢圓形,長5―10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常有疏鋸齒,側脈5―7對;葉柄長l―2.5厘米。花單性,雌雄異株,單生于葉腋,黃色,有香氣:花梗細長,花后下垂,長3―6厘米;雄花花被片8―17片;雄蕊多數;雌花花被片與雄花相同;心皮40―60枚,聚集成球形。聚合果近球形,直徑2.5―5厘米;漿果40―50個,熟時鮮紅色或深紅色,卵形,肉質。花期5―6月。果期9―12月。
產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貴州、四川、江西、浙江、福建。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坡林緣或路旁灌叢中。種子繁殖。
南五味子,葉鮮綠光澤,花具香味,聚合果紅色鮮艷,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適宜于園林及家庭庭院棚架綠化,也可在屋頂及陽臺栽培觀賞。全株可入藥,有行氣活血,祛風消腫、殺蟲的功效;果實含揮發油、有機酸、蛋白質、脂肪油和果膠,味甜,可生食。莖皮纖維供制繩或紡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