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黃河三角洲鹽堿地苜蓿生產技術

   日期:2015-03-0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46    
    苜蓿被譽為“牧草之王”,是世界上公認的優質飼草。苜蓿一次種植多年收益,易管理,效益高,同時具有改善生態環境,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一東營市草地資源極為豐富,有天然草地288萬畝,其中可利用面積202萬畝,現已改良利用的有33萬畝,僅占15%,開發潛力很大。大力發展苜蓿生產已成為加快東營市種植業結構調整,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優勢產業。 

    一、精細整地 

    1.整治土地。耕翻滅茬,耙細,然后整畦。畦面寬應根據播種、收割機械的幅寬和灌水均勻而定,一般3m左右為宜。 

    2.施足基肥。根據苜蓿的特性,必須施足基肥,重點是增施磷肥。在耕翻滅茬前應畝施2000~3000kg廄肥和25~50kg過磷酸鈣。 

    3.除草滅荒。前茬作物雜草嚴重或新開墾土地,應施用除草劑對土壤進行處理,防止出現草荒現象。 

    二、播種 

    1.選擇品種。通過田間種植對比試驗,中苜一號耐鹽性較好,適合0.35%以下的輕度鹽堿地種植,其產量也相當高。 

    2.種子處理。曬種3~5天,當年種苜蓿的田地需接種根瘤菌,一般采取種子包衣的方法,粘著劑將根瘤菌劑、微肥等包到種子上。也可用根瘤菌直接拌種,每公斤菌劑可接種苜蓿種子10kg左右。 

    3.控制播種量。種子凈度純,大小均勻,發芽率高的種子,每畝播種量可掌握在1.0~1.5kg。質量較差的,畝播種適當增加。土壤墑情和土質較好的地塊,畝播量適當降低。 

    4.搶抓播種時間。苜蓿在我市最適宜的播種時間是8月中旬至9月是旬,最晚不要超過9月底。這樣,冬前苜蓿株高可達5cm以上,具有一定的抗寒、抗旱能力,翌年返青早,比春播可多收一茬草。有灌溉條件的地塊,冬前灌水一次,促安全越冬,翌年早發。 

    5.采取合理播種方式。苜蓿播種方式有條播和撒播。我市一般采用密壟稀植。行距20~25cm,實現稀植,可增加覆蓋,提高產量,又便于田間管理。 

    6.足墑播種。含鹽量較高的地塊要灌水洗鹽再播種,墑情不足的要造足底墑。苜蓿播種深度一般掌握在2~3cm。 

    三、苗期管理 

    出苗后,對缺苗斷垅的要及時補播。苜蓿幼苗期不宜過早灌溉,在株高5cm以上時可適度澆水,以當天能滲到地里不見明水為宜。苜蓿生長期間,應.適當追施磷鉀等復合肥,提高苜蓿的質量和產量。 

    四、收割、加工及貯存 

    1.適時刈割。一般應在苜蓿的孕蕾末期或初花期進行收割,全部收割后,百株開花率不能超過10%,這樣苜蓿經晾曬加工后其粗蛋白質含量可達18%以上。黃河三角洲地區第一茬苜蓿草收割時間大約在5月中下旬,在水肥等管理條件好時,以后每隔一個月左右刈割一茬,一年可刈割4~5茬。刈割時,土壤表層應當干燥,留茬高度應控制在5~10cm范圍內。 

    2.晾曬打捆。刈割后采取田間自然干燥,晾曬1天后,進行一次翻曬和并壟。晾曬2~3天,晚間或早晨進行打捆,以減少苜蓿葉片的損失及破碎。 

    3.草捆貯存。碼垛時草捆之間要留有通風間隙,底層草捆不能與地面直接接觸,在貯草坪上碼垛時垛頂要用塑料布或防雨設施封嚴。 

    4.二次壓縮打捆。草捆在倉庫里或貯草坪上貯存20~30天后,當其含水量降到12%~14%時既可進行二次壓縮打捆,便于貯存和降低運輸成本。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