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至7月上旬,華北2016年產新糧供應偏緊,東北玉米出庫較為緩慢,物流較為緊張,拍賣糧源沒有對市場形成有效供給,同時淀粉走貨較好,加工企業普遍提價采購,華北玉米價格持續上漲。不過,2014年產臨儲玉米在6月底開始拍賣,近期已經陸續到貨。
華北玉米價格開始小幅回落
上周,華北地區玉米價格扭轉前期持續上漲的勢頭,部分地區開始小幅回落。監測顯示,截至7月20日,深加工企業14.5%水分三等玉米收購價:山東濰坊1820元/噸左右,壽光1840元/噸左右,均比上周上漲20—30元/噸;河北石家莊1780元/噸左右,秦皇島1700元/噸左右,均下降20元/噸;河南南陽1790元/噸左右,周口1790元/噸左右,均下降10—20元/噸。
山東部分企業反映,7月下旬東北地區拍賣糧到廠價將比前期明顯增加,企業不愿繼續提價采購。前期成交的玉米將在隨后1個月大量到貨,這將緩解華北地區優質玉米供應偏緊的局面。另外,8月底華北春玉米將上市,7月中下旬后本地貿易商出貨將會增加,預計8月份華北地區玉米價格將繼續走低,幅度在50元/噸左右。
淀粉上漲乏力價格趨穩回落
本周,由于玉米價格開始走低,淀粉價格也滯漲趨穩,局部地區小幅下跌。7月19日,淀粉出廠價:吉林長春2100元/噸左右,與上周基本持平;山東濱州2300元/噸左右,下跌30元/噸;河北石家莊2280元/噸左右,秦皇島2240元/噸左右,均下跌10—20元/噸。
從6月初開始,受玉米價格走高推動,國內淀粉價格持續上漲,累計漲幅已達到或超過200元/噸。本周,華北地區玉米價格開始走低,且在后期臨儲拍賣成交玉米持續到貨的預期下,玉米價格在未來1個月會持續下跌趨勢。
受玉米價格下跌效應帶動,部分地區淀粉價格開始走弱。經過前期大幅上漲之后,部分企業表示,淀粉簽單量已下降,淀粉走貨量較前期有所下降。同時,國內玉米深加工企業保持較高的開工率,市場供應充足,也對淀粉價格有利空影響。
監測顯示,截至7月19日的一周,國內淀粉行業開工率為72%,其中東北地區70%,華北地區80%。當前淀粉加工利潤較好,華北地區淀粉企業停機檢修較少,預計7~8月國內淀粉企業開工難有明顯下降。
后期淀粉價格繼續上漲動力不足,將會呈現走弱趨勢。
不過,目前正值淀粉糖消費旺季,淀粉需求較大,并且華北小麥即將度過后熟期,后期在面粉中添加淀粉的比例會有所提高,增加淀粉需求。受良好需求提振,淀粉價格將以穩中小幅下跌為主,預計未來1個月淀粉價格跌幅在50元/噸左右。
由于本周玉米和淀粉價格均呈現走低趨勢,深加工企業噸玉米理論加工利潤基本平穩。如果不考慮固定成本和補貼,吉林長春地區淀粉企業加工1噸玉米理論盈利323元,山東濱州地區噸玉米理論盈利157元,均與上周基本持平。
開工下降酒精及DDGS價漲
本周,國內酒精及副產品DDGS價格均呈穩中有漲態勢。監測顯示,7月19日,玉米酒精(普級酒精,含稅價)出廠價:黑龍江肇東4300—4400元/噸,吉林四平4300—4500元/噸,比上周上漲30~50元/噸;山東濰坊4700—4850元/噸,河南南陽4400—4550元/噸,均持平。黑龍江酒精企業DDGS(蛋白含量28%,脂肪含量3%)出廠價1650—1750元/噸,吉林松原DDGS(蛋白含量26%,脂肪含量10%)1750—185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河南南陽DDGS出廠價1750—1780元/噸,均與上周基本持平,較上月同期上漲50—150元/噸。
從6月份開始,東北地區酒精行業開工率大幅下降,當前開工率比前期高峰時下降54個百分點,受此影響,東北地區酒精價格穩中有漲。監測顯示,截至7月18日的一周,國內酒精行業開工率為43%,比上周下降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6個百分點。其中,東北地區開工率為27%,比上周下降7個百分點。酒精行業開工下降,DDGS供給減少,且當前飼料需求呈增加趨勢,支撐DDGS價格,預計后期DDGS價格仍將呈上漲趨勢。但目前酒精仍處于消費淡季,整體需求不振,加之受環保因素影響,下游企業開機率不佳,需求減少,將限制酒精價格漲幅,預計漲幅在100—200元/噸。
預計南方港口玉米保持震蕩
本周,廣東港口玉米價格仍然保持平穩走勢。監測顯示,7月19日,廣東港口遼吉新玉米主流報價1840—1860元/噸,陳玉米主流報價1770—1800元/噸,均與上周基本持平。美國產高粱主流報價1820—1830元/噸,比上周上漲30元/噸;澳大利亞產大麥主流報價1720—1730元/噸,上漲50—60元/噸。
本周廣東港口玉米庫存為74.7萬噸,比上周同期減少6.8萬噸。其中,國產玉米庫存39.7萬噸,比上周同期減少3.5萬噸;進口玉米庫存35萬噸,減少3.3萬噸。短期廣東港口國產玉米庫存下降,北方港口玉米價格穩中偏強,同時船運費上漲,南北貿易倒掛,均對廣東港口價格形成支撐。
不過,由于廣東港口國產玉米到港量預計增加,同時進口玉米通關出庫量增加,均將對廣東玉米形成有效供應。監測顯示,截至7月14日的一周,北方港口當周下海量為66.9萬噸,較之前一周增加15萬噸,連續四周增加。在國產玉米及進口谷物持續到港的情況下,廣東港口國產玉米供應充足,加之進口玉米及替代品持續到港,對廣東港口玉米價格形成壓制,預計后期廣東港口玉米價格以穩中震蕩為主。
臨儲成交均價或將逐漸下降
截至7月14日的一周,臨儲玉米周度計劃銷售量為496.46萬噸,實際成交327.61萬噸,比前一周增加9.96萬噸;成交率65.99%,比前一周提高6個百分點。臨儲玉米拍賣11周以來,累計投放量5135萬噸,累計成交量達3469萬噸。
7月20日計劃銷售2013年產分貸分還玉米59.15萬噸(內蒙古7.4萬噸,黑龍江51.75萬噸)。7月20日—21日計劃銷售中儲糧委托包干臨儲玉米總量433.61萬噸,其中2013年產玉米71.12萬噸(黑龍江);2014年產玉米264.27萬噸(內蒙古60萬噸、遼寧69萬噸、吉林75萬噸、黑龍江60萬噸)。另有中糧集團承儲的2014年產玉米98萬噸(內蒙古17萬噸、遼寧10萬噸、吉林44萬噸、黑龍江27萬噸)。本周臨儲玉米計劃銷售總量近500萬噸,與上周基本持平。
當前玉米市場正值青黃不接時期,2016年產新糧基本已經耗盡,市場優質糧源較為緊缺,用糧企業積極參與拍賣,前期玉米均以高溢價成交。但隨著拍賣糧源陸續出庫,企業到貨數量增加,提價采購意愿減弱,上周成交溢價均有下降。7月14日,吉林2014年產不同等級玉米成交均價1418—1517元/噸,溢價53—77元/噸,比前一周下降約10元/噸;遼寧2014年產不同等級玉米成交均價1551—1589元/噸,溢價99—108元/噸,下降約12元/噸。后期隨著玉米陸續出庫到貨,預計成交價會逐漸向拍賣底價靠攏,成交溢價將逐漸降低,2014年產臨儲玉米成交率和成交均價將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