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期間,國內玉米價格普遍走弱,其中東北局部及港口跌10-20元/噸,華北地區基層糧價普跌10-20元/噸,深加工企業收購價多跌10-30元/噸。25日玉米價格繼續偏弱運行,華北地區跌10-20元/噸,北港穩中跌10元/噸左右。玉米價格下跌,主要因為前期上行動力被瓦解。具體來看:
臨儲拍賣方面:6月份優質玉米供應偏緊導致糧價大漲,因此市場對14年玉米充滿期待,并且拍賣底價上提釋放國家順勢而為的信號,所以14年玉米甫一登場便遭哄搶,進而提振市場價格。但是,隨著14年產玉米投放數量增多,市場參拍熱情也漸漸減退。截至7月21日的當周,14年產玉米成交率已降至7成左右,成交價也明顯靠向底價。
物流運力方面:夏季水果上市及煤炭運輸導致汽車難找,引發糧源物流緊張,東北至華北汽運費上漲30-50元/噸,從而對糧價形成推動作用。不過,7月份東北部分鐵路局出臺火車運糧費用下調措施,東北玉米轉由鐵路運輸增多;加之港口船運也從旁助力,因此糧食物流緊張局面有所改善。
此外,就糧價波動最活躍的華北地區而言,不僅東北陳糧入關增多,而且本地糧也有所上量。由于部分貿易商前期看漲心態堅定,所以囤積部分華北糧源后并未急于出售,目前利潤已經比較可觀。然而,近期糧價繼續上漲乏力、存儲成本及變質風險上升、東北糧源沖擊存在、新糧上市已經不遠,綜合來看落袋為安更合算,所以貿易商開始出貨。
隨著時間推移,玉米市場天平逐漸向供應一端傾斜。據海關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進口玉米數量為38.3萬噸,約為上年同期水平的六倍,且為5月進口量42219噸的九倍。7月份進口玉米到貨較集中,港口進口玉米庫存處于高位;并且目前近月船期美國玉米進口利潤在近200元/噸高位,預計后期進口玉米量仍不在少數。8月初,湖南等銷區省份春玉米將率先上市,之后新季玉米由南到北陸續開始收獲。玉米青黃不接的時期正在縮短,臨儲、地儲陳糧疊加進口谷物、早春玉米供應,糧價將進入弱勢運行階段,恐再難反轉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