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各地水稻收割已經接近尾聲,糧庫開始迎來水稻收購高峰。受天氣影響,今年水稻總體減產,但是優質稻米卻因此價格上揚。
近日,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的糧食經紀人陳桂平帶著水稻樣品,來到泰州國家糧食儲備庫進行化驗、定級。陳桂平說,如果檢驗合格,這幾天,他將陸續地將自己手中的近五百噸水稻賣給糧庫。
糧食經紀人陳桂平:今年就跟小麥一樣,受了天災了。等級比以往可能會低一點。但是總的還好,產量還可以。如果價格定個中等的話,也還可以,對這個收入來講的話,我估計農民應該還能保本吧。
泰興縣水稻種植戶印為民今年種植了2畝水稻,每畝收成不足千斤,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稻谷現在1.55元的市場行情來算,扣除每畝種植成本600元,不算人工費用,剛好可以保本,算上人工費就是賠本。
印為民:到現在還有兩成沒收上來,今年畝產一千斤不到,去年一千四百斤,不算人工,種子一畝四十多,化肥農藥好幾百,一畝地不低于六百塊錢,現在價格是一塊五毛五,我的糧食還沒有賣,在觀望。因為今年水稻都減產了嘛,到后面價格可能會高一些,去年價格最高就達到了1.57。現在可以保本吧,算上人工就賠錢了。
目前正是國內新季稻米集中上市期,各地水稻基本也已收割結束,迎來了一年當中的稻米旺季。卓創資訊市場分析師陳曉珊告訴記者,在國家托市收購和最低保護價政策帶動下,全國稻米價格均已漲至較高價位。截止到12月份各地水稻糧源逐漸緊缺,農民惜售心理漸濃,稻米價格總體呈現穩中上漲的走勢。
陳曉珊:2016年可以說是一個自然災害年,造成多地的水稻減產、質量下滑、水分偏高,同時形成了今年水稻市場不同走勢。一方面,減產造成優質水稻供應不足,優質稻價格大幅上漲。另一方面,水分過高潮糧儲存難度加大,抑制潮糧和低質量水稻的上漲空間。總的來說,今年國內優質稻、低水分稻谷原糧緊缺,價格總體上還是較高的。
業內人士分析稱,國內稻谷價格已經漲至高位,繼續上漲的空間較為有限。但在國家托市政策支撐下,預測年底前呈只漲不跌走勢,風險相對來說較小。而大米市場需求疲軟,價格總體難以上漲,穩定為主。針對目前種植戶惜售心理,建議種植戶選擇在春節前出售。
陳曉珊:市場糧源緊缺、價格較高,種植戶有惜售心理也屬正常。年底前仍是稻谷銷售的旺季,米廠、糧庫需求量均很大,應該來講春節前是售糧的不錯時機,建議種植戶選擇這一銷售旺季來出售。因今年全國較多地區水稻水分偏高、儲存難度加大,不建議種植戶過度庫存,以防范年后可能現的下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