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港口玉米價格也緊隨其后反彈,截止目前:
北方港口玉米理論平倉價格為1820-1850元/噸,比上周上漲10-20元/噸;
廣東港口遼吉輪換玉米報價1950-1970元/噸;偏差玉米報價在1860-1900元/噸,價格均較上周上漲40元/噸。
是因為玉米近期需求有明顯好轉嗎?還是其他原因導致的?下面找糧油網就嘗試從需求的角度來給大家做一個分析。
根據農業部最新發布的《8月份中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顯示,其中:
預測2015/2016年度中國玉米產量為2.25億噸,同比增加893萬噸;玉米消費量恢復到1.93億噸,比上月估計增加10萬噸。這是我們能從官方渠道獲取的公開數據,那我們就根據這些數據來分析目前玉米市場的需求情況。
首先,我們已知的數據為玉米產量為2.25億噸,消費量為1.93億噸,臨儲收購玉米1.25億噸。
先計算玉米每月的需求量:
1.93/12=0.1608億噸,即1608萬噸;
隨即可算出截至8月份市場玉米的可流通量:2.25-1.25-0.1608x8=-0.2864億噸,即2864萬噸,不過這一數值為負的,即市場上目前存在2864萬噸的余糧缺口。
這個缺口怎么填呢?當然是依靠超期玉米定向銷售和臨儲玉米分貸分還拍賣來滿足市場需求。現在我們假設已經把這個缺口已經填上,那填上后的玉米每月需求量為:
(1.93+0.2864)/12=0.1847億噸;
進而計算出玉米的每天需求量為:0.1847/30=0.0061億噸,即61萬噸;
繼續推算出一周的玉米需求量為:
61x7=427萬噸。
因此,要滿足市場目前的需求,在最理想的情況下,即拍賣的玉米全部成交,臨儲玉米每周只需拍賣427萬噸就能夠完全滿足市場需求。
但目前玉米拍賣為“一周三拍”模式,其中超期玉米每周投放200萬噸左右,臨儲玉米投放數量600萬噸,加起來政策糧源每周投放數量在800萬噸左右,已經遠遠超出目前每周427萬噸的玉米需求量。
很明顯,目前市場依然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需求并不是導致此次價格上漲原因。你們又要問了,既然需求沒有明顯好轉,那價格為什么會上漲呢?
這又要回到上文提到的供需問題,目前市場是存在2864萬噸缺口的,而這個供應缺口在新季度玉米大量上市前,只能是有政策糧源來填補。換句話說,就是目前市場幾乎沒有可流通余糧,企業要備庫維持生產的話,就只能采購臨儲玉米和超期玉米。
然而政策糧源的出庫時間、到廠速度是不可控的。若已拍出的玉米未能及時出庫到廠,極易導致局部地區出現到貨不足的情況,進而引發價格上漲,但這種上漲只是階段性的,具有很大的區域性,對市場大方向走勢影響不大。
綜上所述,找糧油網分析師認為,目前局部地區玉米價格上漲對市場影響不大,因為新季玉米大量上市前,市場可流通糧源稀少,價格上漲只能是有價無市,因為市場沒有余糧可收。
在供大于求的大環境下,玉米價格很難出現大幅上漲,短期內價格的波動屬于正常水平,大家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斷,不要盲目跟風做決定,以免造成損失。